作文写作方法:感觉挪移法

时间:2021-02-13 08:26:14 写作方法 我要投稿

作文写作方法:感觉挪移法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是‘通感’或‘感觉挪移’”。(钱钟书《通感》)在文学作品中,通感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诸如—

作文写作方法:感觉挪移法

  [视觉→听觉]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峡》)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听觉→视觉]

  促织声尖尖似针。(贾岛《客思》)

  鸟抛软语丸丸落。(黎简《春游寄正夫》)

  [视觉→触觉]

  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碧野《天山景物记》)

  [视觉→嗅觉]

  当我看见满圈里毛茸茸的北京小鸭欢快地追逐奔跑时,仿佛嗅到了餐桌上那美味可口的烤鸭的香味来了。(转引自汪丽炎著《汉语修辞》118页)

  [听觉→嗅觉]

  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

  风来花底鸟声香。(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

  [嗅觉→听觉]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听觉→味觉]

  她那略带东北土音的普通话甜丝丝的。(喻杉《女大学生宿舍》)

  [听觉→触觉]

  ……远远的,远远的歌声总仿佛隔着重衣搔痒似的,越搔越搔不着痒处。(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嗅觉→味觉]

  路旁的金合欢花散出甜丝丝的清香。厦门的夏夜是迷人的。(转引自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405页)

  [味觉→触觉]

  空气呀,/冷得发辣。(郭小川《大风雪歌》)

  [痛觉→味觉]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有时,调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感觉,塑造鲜明隽永的意象,表达奇妙独特的感觉,给人强烈的审美享受

  例文:

  歌 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 是感着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阴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1921年11月3日 上海。

  (作者:朱自清)

  “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本是诉诸听觉的,但作者运用感觉挪移法,将音乐表现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第二段主要从触觉来写对音乐的感受:仿佛在“暮春的早晨”,脸上感受到霏霏细雨,“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手感觉到“新鲜的微风”的吹拂;脚感觉到甬道的“滑腻可爱”。第三段主要诉诸视觉:花园里,微雨洗尘后的群花“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看到“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第四段则主要从嗅觉来描述:闻到“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和“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阴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文章从听觉开始,依次唤起触觉,视觉,嗅觉,最后又回到听觉,巧妙而严谨。

【作文写作方法:感觉挪移法】相关文章:

写作方法季节特征法03-14

写作方法:进入意境法02-18

写作方法:物品自述法的作文02-20

间接抒情法的写作方法02-20

雅思大作文写作方法:直接表达法11-07

四级作文开头写作方法:现象法02-26

写作方法倒叙法的讲解02-20

画龙点睛法的写作方法说明文03-30

时间的感觉作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