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选择

时间:2022-04-15 14:42:24 选择 我要投稿

尊重孩子的选择(精选6篇)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即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小人物,孩子也是一样。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以尊重孩子的选择为题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尊重孩子的选择(精选6篇)

  尊重孩子的选择 篇1

  莫尔应该获得学校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学校收回成命,收回他发出的邀请函。如果学校认为莫尔有歧视同学的嫌疑,学校要维护学生权益的话,那么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莫尔同样也需要学校的维护。

  首先莫尔是一个有主见有同学缘的孩子,他能判断出同学关系的远近,他跟大多数同学都是友好的,这一点从邀请函就能够看出来。仅这一点就应该鼓励,不像我们身边的很多孩子唯唯诺诺、唯父母命是听,唯父母意见为原则,言听计从,大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很多孩子根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思想,家长的选择就是孩子的选择,不然的话,为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至今依然?乃至于长大以后父母代替孩子参加人才招聘会,变成“宅族”或者只能啃老。比起莫尔,真的应该反思。

  其次莫尔是一个有爱心有感情的孩子,有自己的爱憎,并且是真实地表达自己情感的孩子。想起《琐忆》中写鲁迅先生爱憎分明,能憎,才能爱。不像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过早地学会了圆滑世故,口是心非,两面三刀,勾心斗角。比起那些外表冷酷,内心冷漠,惟我独尊的人要清明得多,澄澈得多。至少他不会像李启鸣那样,校园中发生命案时还仗着自己老爸的权势“耍威风”仗势欺人,撞了人还会痛下杀手,而视生命如草芥。

  所以学校应该从儿童的心理出发,而不是要给一个孩子的行为定性或定罪,不要上纲上线,一副阶级斗争的嘴脸。莫尔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自然人,他没有社会经验,他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也不需懂得什么社会学中的什么“人性”,什么“维权”,还给他一片晴朗的天。小孩子也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我们不能用社会人的,不能用法律上的,不能用成人世界的标准来看待,如果这样,似有拔苗助长之嫌。记得童话作家郑渊洁说过,如果一个国家的大人都说孩子话,那么这个国家的孩子就只能说大人话了,是否可以这样讲,对于孩子,使用冷峻的严酷的法律条文,是不是做得有些残酷?

  是的,孩子总会长大,我们的教育当然有权利也有义务让他们学会社会规则,教会他们懂得尊重,懂得礼貌,懂得谦让,懂得合作和团结,这一切都没有任何的错误,只是在对待一个孩子有理由的选择需要宽容一些。

  尊重一个孩子的情感选择,我们可能看到忠言直谏,肝胆相照的魏征,可能看到一个匡扶正义,义薄云天的包拯,可能看到一个反腐打黑,意志坚定的未来。在家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毫不退缩。尊重一个孩子的情感选择,我们可能看到一个以笔为刀枪的战士,可能看到一个以幽默为讽刺的文豪,可能看到一个爱心播撒,誉满全球的白衣天使。

  尊重了孩子的选择,我们知道了陈蕃“扫天下”的宏图大业,我们知道金泳三完成了自己少年的夙愿,我们知道傅聪实现了自己的钢琴梦想,我们看到了开着赛车写着自己作品的英俊少年,我们看到了用自己的脚去弹奏着生命的乐章的达人,我们欣赏到了冰场上掠过的红色旋风。我们还会看到更多闪亮的星,照亮整个文明的夜空。

  尊重孩子的选择,切莫扼杀他们灵动的头脑,聪慧的心灵和善良的品质,切莫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让他们迅速成长而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切莫好心办坏事,如果真的是为了孩子,就请尊重他们的纯真,就请放飞他们翅膀。

  尊重孩子的选择 篇2

  每次孩子们入园时,总有讲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凑在一起,讲着在家看过的电视,自己新买的衣服,爸爸妈妈答应过他们的事情……

  每次活动前的点名是我最头疼的事情,无论你怎么喊让他们安静下来,还是有几个孩子一时半会停不下来。针对孩子们的这种情况,我采取了让孩子做《拍手歌》的游戏,

  和往常一样,课前我总是让孩子们做《拍手歌》游戏。当做完一遍时,我发现还有几个孩子还没做好,就对孩子们说:“我们再做一遍,好吗?”孩子们大声说:“好。”只有高新说:“不好。”我立即瞪了他一眼,大声训斥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吗?”高新立刻把头一缩,脸涨得通红,不再支声。与此同时,我又和孩子们又做了一遍。

  当我把视线再次停留在高新身上时,自责便涌上心头。高薪只不过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我却对他大发脾气,这如何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仔细想想,我真的是在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吗?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孩子们整齐一致地回答:想、要、好,孩子们也习惯了这样的回答。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尊重孩子并不体现在某一动作,一句话语,而是老师要耐心的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以理解、宽容、欣赏的态度去研究和处理日常教学,尊重孩子们的选择,让孩子们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让孩子们在广阔的空间中自由发展。

  尊重孩子的选择 篇3

  我们父母认识到,在决定是否要让婷婷学才艺、以及学哪种才艺的时候,要尊重婷婷的选择,让婷婷自己选择想要学习的才艺,因为内在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在选择才艺时,我先给婷婷提供各种才艺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再看她的意愿。例如,很随意地带她看一些才艺班、兴趣班的活动,给她介绍他们都在做什么。然后在婷婷有了对各种才艺的认识和体验之后,选择一个只有我和婷婷聊天的时候,聊聊并了解婷婷对学才艺的意愿。

  在交谈时,首先帮助婷婷回忆她所看到的才艺活动。例如,“上个星期天,婷婷在少年宫看见老师带小朋友玩什么呀?”“那个乐器怎么演奏的?”……当婷婷一点一点回忆起她见过的才艺活动,再问婷婷觉得哪个比较好玩、有意思。结果婷婷说出比较感兴趣的才艺学习竟然是葫芦丝,当我确定婷婷的确对葫芦丝的演奏特别喜爱之后,我就让婷婷知晓这种才艺需要付出代价,比如演奏葫芦丝需要每天坚持练习。如果她坚持想学,而将来坚持不下去时,就直接提醒她以前就和你讲过,逐渐培养她对自己的决定有责任感。

  在选择决定后,要尊重和保护婷婷对才艺的兴趣,透过学习的过程让她更加喜爱这种才艺。学龄前儿童的发展还不成熟,注意力不能集中很长时间、容易分心,手指肌肉发展没有完全成熟等等,而才艺学习有很多对身体技能和注意力的要求,因此,孩子在技能上可能达不到要求。此外,学龄前是孩子内在兴趣迅速发展时期,他们对很多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和喜爱,这些兴趣的种子如果得到很好呵护,孩子将来可以从中得到许多乐趣,甚至成为他们将来事业和生活的动力。所以,不要斤斤计较才艺训练技能上的要求而扼杀了孩子宝贵的内在兴趣。我还很留心观察婷婷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在婷婷进行才艺学习时,我都注意观察婷婷的情绪,每次课后练习和去上课之前有什么情绪变化,而不能只关心她的学到些什么。我相信每个爸爸妈妈都会碰到的:孩子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兴致勃勃,后来慢慢开始降温。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出现不愿意学的时候,就要和宝宝多交谈,看看问题出在哪儿?例如:是练习时间太长?课程一直停留在她已掌握的水平以至于变得枯燥?有什么特殊事件打击了宝宝的信心?找出原因之所在,就要和老师一起想出一个调整的具体方法,以免孩子的兴趣完全丧失。

  在我和婷婷一起学习时,让婷婷更享受学习的过程。但是,和婷婷一起学习最常出现的大问题是:我们总喜欢在旁边指指点点。指点太多,婷婷反而无所适从,注意力分散,厌烦学习。所以在摸索后的事实上,我们要多忍耐,常闭嘴,保持安静。即使孩子做错了,让她自己纠正,她会更有主动学的劲头,少一些指点和批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受父母信任的,自己是有能力的。

  学习才艺常常是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很考验孩子的坚持力。我们需要坚持及时地注意到婷婷所付出的努力,不断地对她的努力作出反馈,帮助她从每一次小小的努力和付出中找到成就感。当孩子在班级中表演葫芦丝演奏时,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掌声,回家第一件事,说:“妈妈,我要赶紧学首新的曲目,再表演给小朋友看。”这短短的话语中、同学老师的赞扬声中,婷婷觉得她付出的努力是有成就的,而且给家人、老师、同学和自己带来无限的欢乐。

  尊重孩子的选择 篇4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做法对吗?理论刷是对的。但大家的做起来全是错的。

  有些家长总是想肉自己的儿女考上你理想的大学,于是家长们就整天让他们坐在一旁坐做作业,绝不允许让他们看电视,打球等活动。说的这家长都以为自己是对的,事实上,这就是导致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

  家长都以为没上学的`的小孩子没出息。真的是这样吗?不,古今中外,没上学成才的有很多,如爱迪生。

  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凭他的观察但他最后不也成科学家了吗?

  还有些家长总不让孩子玩,总是再孩子说:“你就知道玩,应该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家长这样说对吗?不,这是片面的,学习固然最要,但不能总是天天呆在家里看死书,冯教授说过:有益的玩就是学。只玩不学是不对的,只学不玩是更不对的。因为,孩子爱玩什么,就是孩子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孩子好奇心强,对任何事物都会打破沙锅问到底。你们不信?好吧?我举几个例子:

  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看到苹果熟了,掉下来很好奇,他想,地球上的东西,失去了支持后为什么都掉到地上来,而不会向其它方向掉呢?后来,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爱迪生小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总想试一试,弄个明白。有一次他看见花园的篱笆边有一个野蜂窝,感到很奇怪,就用棍子去拨,想看个究竟,结果脸被野蜂蜇得肿了起来,他还是不甘心,非看清楚蜂窝的构造才行。爱迪生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瓦特看水壶,研究蒸汽。为欧洲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其它还有:

  大动物行为学家古多尔曾经说过:闷热的鸡窝常常和我们儿童时代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小时候,我曾钻进鸡窝一直呆了五个钟头,为的是要看看母鸡究竟是怎么下蛋的。

  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常常一个人靠着家乡的一些来历不明的石头出奇的遐想,好奇的自问,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些孤零零的巨石?它们是借助什么力量到这儿来的。后来李四光走遍了全中国山川河流,作了大量的考察与研究,终于断定这些怪石是冰川的浮砾,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纠正了国外学者断定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理论。)看了以上几个列子,家长们清楚了吗?孩子不喜欢做的事你再怎样强迫他去,最后还是一无所获。强迫孩子这就像一只鸽子被关在笼子里。家长要想自己的小孩有出息就一定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如你的孩子喜欢喜欢画画,你就不能强迫孩子去学吉他。所有的家长都是把自己的成人一面的想法往孩子身上灌。这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很好的教育孩子,反而会伤害孩子。作为家长你们必须先要知道孩子喜欢干什么和不喜欢干什么,这样才会更好的教育孩子。

  尊重孩子的选择 篇5

  尊重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但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尊重孩子却有一个“度”的问题:只有讲究好分寸,把握好尺度,才能使家长的有意引导和孩子的自主发展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

  家长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鼓励孩子自己作一些决策。比如问问孩子:“你想吃苹果还是香蕉?”和孩子一起协商:“星期天你想怎么安排?”等等。其次,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多参与孩子的活动,多和孩子一起嬉戏玩耍,成为孩子开心的伙伴。另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孩子的感受,经常与孩子保持同一视平线谈话,从一个简单的动作表情到教育方式的运用上都要体现与孩子的平等。

  但强调平等,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家长的主导作用。孩子年龄小,是非辨别能力差,时时处处都需要家长的悉心引导才能进一步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和知识,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家长的这种主导作用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体现的。针对孩子的特点,采用游戏的方式,往往更能体现平等与主导的结合。比如,我想让孩子听故事,常常不是直接提出这一要求,而是说:“你看布娃娃太孤单了,他想听故事,你陪他好吗?”想让孩子玩橡皮泥,我就说:“小熊肚子饿了,你做一些面条给它吃吧!”孩子不肯洗手,我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和孩子做洗手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孩子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家长的要求,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二、自由发展与遵守规范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身成长规律

  只有尊重这一规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调动孩子内在的发展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家庭中,只要无碍孩子的健康、安全和他人利益的活动,都可以让孩子尽情探索、自主选择、自由创造。比如,我们规定星期六晚上是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只要孩子不干出格的事情,我们从不干预。我们家的电器设备,除了电源总开关及插座规定不允许孩子动外,其他都鼓励孩子动手操作。这既增加了孩子探索的乐趣,又使孩子学到了必要的生活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尊重孩子的自由需求并不等于放任孩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自由与规范相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给孩子自由时一定要有相应的规则约束。比如,在家里,要让孩子知道各种用品、玩具都有固定的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每日饮食起居也要有一定的规律,按时就寝,按时起床。在我外面,要告诉孩子有关公共秩序和文明规范,并在家长的带领和示范下自觉遵守。家规的内容涉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些是需要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而有一些家规在家庭生活中却要因人而异。我有个朋友,曾为看电视闹过一场“纠纷”,孩子每天要跟着父母看完电视才肯睡觉,后来父母没有办法,只好每天晚上不看电视。我孩子也曾向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我对他说:“你年纪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有比大人更多时间的睡眠,才能长得更快。”儿子听后口服心服。由此可见,在规范孩子行为时,要给孩子说清道理,使孩子自觉自愿地接受规范。

  三、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要求兴趣是孩子认识事物的内驱力

  孩子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倾向它、注意它,并且积极主动地去探求它。因此,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善于启发引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记得孩子在五岁时,曾经按照我们的意愿开始学习书法,在我们的督促下,他每天都要进行一小时的书法练习。有一天,孩子竟哀求说:“妈妈,我实在不喜欢写毛笔字了,一点意思也没有。每天你们都逼着我写,其实我是为你们写的。别人夸我,你们就高不兴。”这一番话,使我震惊,也使我伤心,我就问他:“那你喜欢什么?”孩子说:“我喜欢钢琴,想学钢琴。”我思考再三,觉得还是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满足他的要求。由于有了兴趣,现在他学习钢琴非常自觉,在完成作业之后,他把丰富的想象融汇在对乐曲的理解和弹奏过程中,充实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把付出的努力作为一种满足和享受。

  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不是说家长不能对孩子提出要求。特别是处于学龄前期的孩子,他们的兴趣往往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受偶然因素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为此,家长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同时,要帮助孩子形成较为稳定的兴趣。另外,由于孩子判断能力差,有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兴趣,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提出要求,及时引导。为此,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的消极兴趣,并在说理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教育,从而使孩子防患于未然,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而爱而不娇,严而有格,宽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纵,则是家教的成功之道。

  尊重孩子的选择 篇6

  女儿在慢慢长大,任性的花样开始层出不穷。早上起床,给她准备好黑色的袜子,哭着就是不肯穿;再多拿一双黄色袜子,她继续闹,仍然不肯穿进去;即使强制套到脚上,她还是使劲要脱出来。闹完了,哭累了,脾气也发够,你让他自己挑,最后的结果是,她还是穿回原来黑色那双袜子。曾经有一段时间,女儿天天如是,对此,我和她爸爸感到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可幸,在一次无意之中,我们发现了女儿的秘密。当时,为了省事,我们预先拿好两双袜子(反正迟早用得上),但并没有强制给她穿上,而是询问了一句:“王宸珺,你想先穿黑色的袜子,还是黄色的袜子?” “黄色”,女儿很干脆地回答,并没有做出往常不合作的举动。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她的合作让我们都大感纳闷,原本准备预留5分钟僵持的时间不消几秒钟就提前结束了。既然这么顺利,我们就顺势多问了一句:“王宸珺,你准备先穿左脚,还是右脚?” “右脚”,女儿的回答依然是爽快得令我们难以置信,那天居然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就把“战斗”给解决掉。好的行为经常做,就可以固化为一种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养成了,就可以造就一种好的性格。但前提是,我们要弄清楚,这种好的行为是如何发生的。“选择――给孩子提供一个选择的机会”,这就是女儿那天早上能自觉穿袜子的原因,这就是我和她爸爸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

  孩子一天一天成长,平时我们更多的精力停留在关注孩子身高是否增高了,体重是否增重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个人自理能力是否增强了,却往往忽略了孩子思维和性格也在不经不觉中逐步形成。现在的孩子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多,在许多事情上都开始有自己朦胧的看法与态度,包括“选择”在内的各种自我意识也渐渐萌发。其实,女儿对黑色与黄色的袜子并没有太强烈的好恶区别,只是希望能通过选择得到来自大人的尊重和认同;只是潜意识里认为,大人能同意她的选择,就是尊重她,她就产生一种孩子特有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所以,对于女儿选择穿袜子这件事,与其说是我们征服了她,还不如说是她完成了稚嫩的自我实现过程。

  在女儿面前,作为父母,我们都在努力地营造民主的氛围。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培养孩子民主意识的第一步。我们深深知道,从小在受尊重中长大的孩子,长大以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民主意识的人,做起事情来才会不偏听,不独断,才会更容易体谅和包容人。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可能孩子的大脑还没有真正成熟,记忆力有有所欠缺,“近因效应”始终发挥重要影响。我们曾做过实验,给与女儿差不多大少的三、四的孩子做选择的时候,得到的答案是,大部分都会选择后者。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父母不妨耍耍“诡计”,预先设好提示,让满足大人预期的答案放在后面,然后供孩子进行选择。当然,提供了选择之后,无论孩子的选择结果如何,父母都必须坦然面对和欣然接受,因为这是孩子真实的意愿,因为这是父母对孩子选择的尊重!

【尊重孩子的选择(精选6篇)】相关文章:

尊重05-11

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作文04-10

尊重的妈妈作文02-27

尊重规则的作文12-21

关于尊重的名言警句(精选50条)03-20

理解与尊重主题作文精选02-09

尊重对手作文精选13篇12-20

精选尊重对手作文9篇10-19

精选尊重对手作文三篇10-10

精选尊重对手作文八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