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作文

时间:2023-05-08 19:51:37 优秀作文 我要投稿

【必备】成功的作文锦集6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功的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成功的作文锦集6篇

成功的作文 篇1

  成功之路未必简单,它可能是一条泥泞的坎坷的道路。正如我的数学学习之路。

  平日里,我的数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屡屡受到老师表扬。那时候的我,笑容是那么灿烂、美丽,好似一条弯弯的月牙儿。可是,在一次考试中,我答题的速度有一点儿慢,到考试结束时,还有两道题没有做,结果成绩很不理想,晴天霹雳,我得了有史以来最低分86分。这让老师对我有些失望了。

  那天放学后,我回到家,就受到了父母的冷落。母亲一看见我,心情极度变差,一脸冰霜,终于,她按耐不住自己了,朝我嚷道:“你怎么回事,老师已经把试卷图片发给我了,这么简单的试卷,你又是学奥数的.,怎么能考这么差!”我低下头,沉默不语。妈妈又说:“算了,这次不应该,下不为例,快去订正!”我立刻跑回书房订正,泪水已经流到了脸颊上。

  晚上,我一次又一次被噩梦惊醒,我想:“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要努力!”从那以后,我充分利用每次课间休息时间,抓紧温习,课上老师讲解的每一道题,我都要彻底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下一次考试中,我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真正的实力,考了100分。同学们都很惊讶,老师对我的希望又回来了。

  行走在成功的道路上,风雨连绵,可是,我坚信,风雨后,天边一定会有一道美丽的彩虹,引领我前行的脚步。

成功的作文 篇2

  努力就能成功?想得美!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一出,10000小时定律,就飘洋过海,来到中国,成为一种人人奉之的成功定律。

  这个定律很简单,即,坚持10000个小时,人人都能变成天才。

  比如,达芬奇、贝多芬、莫扎特、乔丹等世界级天才,都是经过了一万小时的苦练,方成一代大师。

  我也相信过。

  甚至给自己定过计划,每天投入5小时,一年至少投入300天,6.66年后,就有了10000小时,那时候,不说成为世界级,国家级码字工,应该可以做到了吧?

  然而想得美。

  因为我慢慢发觉,这10000个小时,名堂大着呢。

  比如一个白领,做着她不太喜欢的接电话工作。

  每天拿起电话,喂,您好。喂,再见!

  如此循环一万小时,她能成接电话大师吗?

  当然不会。

  因为,这不是她真心热爱的工作。

  不爱,一切投注的劳力,都只是应付敷衍,只是苟且无奈。

  不得已为之的事情,对灵魂的滋养、技能的精进、经验的获取,毛线用处都没有。

  那么,喜欢的事情做上10000小时,会成天才吗?也不会。

  举个例子,吃饭。

  饭人人爱吃,甚至许多人,都自称吃货,以证明自己对食物的谜之狂热。

  那我们来做一个算式。

  一个正常人,每天花在进食上的时间,平均算起来,大约是2小时。

  2小时365天80年=58400

  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大约有58400小时花在吃饭上。

  58400,几乎6个10000小时,但吃出大师了吗?没有。

  为什么?

  没有专业技术含量。

  举筷,下箸,挑选,夹,提起,塞入口中,咀嚼,吞咽这一串动作,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说,只要是个人,无论智商超人的天才,还是智商为零的傻瓜,都能把它完成。

  零技术,零经验,零逻辑,零知识,零门槛。

  058400=0

  一件事情的技术难度为零,花在上面的时间,就是零回报。

  反之,一种技术难度越高,花在上面的时间越值钱。

  所以,如果在吃饭这件事上加上技术难度,在好吃不好吃之余,吃货还系统而专业地,去研究食材、食谱、食系、食法、食物故事就会成为厨师,或者美食家。

  但有了兴趣和技术难度,还是不够的。

  比如说,打网球。

  网球喜欢吗?喜欢。

  网球难吧?难。

  但是,每周打4小时,一年52周,共打208小时,打上50年,45250=10400小时,会成为天才吗?

  不会。

  为什么?

  这只是业余爱好,而非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佛罗里达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提出的概念。

  什么意思呢?

  你要做到以下:

  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3,大量重复训练,从不会到会。

  4,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回馈。

  真正的刻意练习,是非常令人不爽的。

  比如,钢琴家们的练琴,篮球运动员们的训练,舞蹈家们的练功都不是一件弹着玩玩、打着玩玩、跳着玩玩的事。

  所有在业界获得卓越成就的人,不仅在时间上投注很多,而且在训练强度、专注度、有效度上,同样投注很大。

  以今天的自媒体为例。

  如果天天写故事故事故事一点结论、我朋友我朋友鸡汤式的文章,那么,写上十年,大概也不会有太多精进。

  因为,这种训练强度太小了,对作者的智识、专注度和训练有效度的需求太过低微。

  所以,如果想偷懒的时候,我就会用半小时,写出一篇这种文章。

  因为,几乎不经大脑。

  简易方便,人人能学。

  但对我个人训练有用吗?没用。然而奇怪的是,这种文章是最受欢迎的唉

  为什么没用呢?

  因为,这种技能,是我的舒适区,而不是学习区,更不是恐慌区。

  心理学家NoelTichy曾提出,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三个区域:

  最内一层是舒适区。

  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娴熟得近乎自动化的技能。

  比如钢琴家弹《两只老虎》,篮球运动员运球,舞蹈家劈叉,我写故事故事故事结论;

  中间一层是学习区。

  指目前尚未掌握,具有挑战性的知识与技能,它会令我们不适,但长期训练,依然可以掌握。

  比如阅读一本感兴趣但有难度的书,偶像演员饰演一个历尽沧桑的女人,我写一篇专业度、精准度非常高的'文章;

  最外一层是恐慌区。

  这里就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因此,呆在舒适区做事,只是生活。

  呆在学习区做事,才是练习。

  而在这种持续的挑战中,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

  舒适区越变越大,一部分的恐慌区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长此以往,你就会越来越厉害。

  若穷尽一生,必然天下无敌。

  那么,有了兴趣,有了技术难度,有了刻意练习,10000小时后,就能成功么?

  非也非也。

  比如说,我喜欢写作,写作这种事也很难,我也一直呆在学习区,每天挑战新知识与新写法。

  但是,如果我一天到晚心不在焉,一心几用,疲乏不堪,那么,哪怕熬再多夜,废多少寝,忘多少食,离《异类》里的佼佼者,还是摸不着边儿。

  因为,成功还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个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事的人,其效果远低于只做事的人;

  一个读趣味性专业读物的人,其所思所得,也要远低于全身心阅读专业读物的人;

  一个精力旺盛的练习者,和一个精神昏聩的练习者,在同样的难度训练前,花了同样的时间,但效果,明显是前者胜出。

  这也就是当前许多专家,呼吁我们不要熬夜的原因。

  因为,当人的精力与注意力匮乏时,你的工作是低效的。强行为之,只成姿态,而且效果微渺。

  很可能,他人在神清气爽、耳聪目明时,学了1小时,所获得的成就,就远超了你10小时的成果。

  除了以上,若想成功,还要反复练习基本技能。

  比如,舞蹈家会反复训练基本动作;

  音乐家将乐曲,一段一段地抠出来,反复练习。甚至,能被人听出来是什么曲子,都不算过关。

  而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我很佩服的一个作家,如今着作等身,但是,每天晨起,依然朗读《唐诗三百首》,因为能带来基本的语言锤炼和美感鉴赏。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一种技能反复,就会变成套路,变成习惯,长在脑子里。

  修炼渐多,掌握的技能就会逐渐增多。

  还要随时给自己反馈。

  因为,基于自我提升效应,人都会高估自己。

  比如说,经常性地,我在写完自己的文章后,很有一种志得意满之感,但在旁人看来,这也不过是非常普通的一篇文章。

  文采与内容,都无甚出色之处。

  如果不指出,强行矫正,我可能就会按此套路,继续写下去。

  而在其他业界,同样如此。

  在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与修炼技能,都便捷起来。

  但是,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一个好的教练、优秀的老师?

  因为,人会自我美化,单独训练时,会对错误不敏感,甚至视而不见。

  而一个好老师,却能及时给你积极的回馈,指出问题,给予你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当然,有一些真正的高手,比如贝多芬,工作的时候,会分裂出另一个自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最后,我想说的是,天赋也很重要。

  虽然我也不知道天赋是啥。

  但某些与生俱来的东西,确实也会响你。

  比如,一对双胞胎,在练习音乐的时间上,相差了20xx小时,但他们的音乐水平,还是一样的。

  因此,成功这种事情,关联的成分太多了。

  它不是简单地照搬这个公式:天才=天赋自制力刻意练习精力集中10000个小时。

  而是:成功=天赋自制力刻意练习精力集中10000个小时。

  也就是说,任何一方为零,成功就是一场空想。

  但好就好在,我们在哪个方面,都能插上一脚,都占有一点份额儿,那么,既然成功之心正在胸腔扑扑作响,去试试又何妨?!大师成不了,无愧于自己,还是能做到的。

成功的作文 篇3

  成功,是人生中的一道风景线;成功,是一个微乎其微的过路人;成功,是一个不起眼的一个词语……

  我却每次与成功只差一步之遥,让我悲痛欲绝。一次课堂小测,一场运动会,一次钢琴比赛……

  六年级的时候,周六周日时间比较充裕,我便向妈妈提出:给我报个钢琴班。我说:"学钢琴可以静下心,我干什么事都慌慌张张的。"妈妈同意了这一个小小请求。妈妈开始忙着打听钢琴学习班。妈妈成功的找到了钢琴学习班并也报了名。

  经过半年的学习,终于参加比赛了……

  那天,我迈着沉重的步伐,怀着兴奋的心情进入比赛现场,比赛现场装饰很精致。我从背包中取出钢琴课本,我认真地看着谱子,生怕在比赛中出现差错。

  "请7号选手上场!"评委宣布到。

  "天呀,这个人只要表演完就到我了,表演的好快呀!"我心里想着。

  我两眼只愣着,望着台上的选手和评委,鸡皮疙瘩都出来了。

  "有请8号选手上场表演!"另一个评委宣布到。

  我紧张地上了台,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走到钢琴旁,慢慢地坐在椅子上,开始演奏我的曲目。这首曲子大概五六分钟左右吧!这首曲子十分优美,也很缓慢。快到结尾了,有一个音符不小心按错了,停顿了一两秒,演奏完,台下的.掌声十分热烈,持续了三十多妙。

  到颁奖时刻,我很期待我的成绩!

  评委宣布到:"本次比赛获得三等奖有……二等奖:范子雨。"

  我很激动,迅速地走向舞台,领取证书。

  给我颁发证书的那位评委小声对我说:"本来可以获得一等奖的。"

  我一脸好奇。散场后,我便去问那位评委老师,评委老师微笑地对我说:"你记得你快演奏完时,停顿了一下,问题就在这。是二等奖,也不错,继续加油!"

  就一个小细节,我却与成功只差一步之遥。我十分失落,但也开心!

  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会取得成功!

成功的作文 篇4

  每一个成功的人士都是在艰苦和挫折中前行,必然经过岁月的洗礼,从此登向成功的顶峰。一棵树苗要想长成参天大树,还得从种子开始埋藏在黑暗的深层,冲破束缚它的硬核才能看到明媚的阳光,从此经受风雨吹袭,不断的成长力过无数的春夏秋冬,最后屹立不倒。

  那么古时的司马迁,左思,李时珍在完成一本著作,花上了几十年的时间,最终完成著作,我们不能单看他们表面的成就和荣誉,虽然看起来像是轻轻松松的完成的,大家背后他们是经历了许多的挫折,经历了一大段的'光阴,我们不要觉得成功的来容易,书中写到过一句,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因此,成功并不是一步登天,而是慢慢积累的过程。

  没有丰富的经验,如何创作一本好的作品?《劝学》中有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是告诉我们成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怎么会成大海天空漂走的怀云,还需要积累不少的云落屎水滴,一点一点汇聚,最终才下雨大也是有许多的河流汇成。成功也是一步一步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步登天。

  我们熟悉的人物——马云。每次在新闻上看到他的成就,我们许多人都会无比的羡慕,可是他在成功实施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时间,精力过无数的挫折,因为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积累起来的经验,永不言放弃的精神,使他迈向了成功的大门。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迈向自己理想的道路上,但光想却不付出行动,不去积累妄想一步登天,这是不可能的。想要成功只能靠我们自己不断地去努力,上天是公平的,成功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每当我们想起自己的梦想,那就去努力吧,不断积累,去实现目标。

  “前进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们需要不断的积累,要始终记得一句话,胜利偏爱爱拼的人。

成功的作文 篇5

  奔跑,似乎只是一种锻炼,和金钱没有任何关系,而就有一个身无分文、从大兴安岭腹地跑出来的男孩,用奔跑“跑”完大学,跑出名堂,赚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他叫何家南,一个贫困家庭出来的大学生,交完学费后,几乎没有生活费,依靠自身一双善于奔跑的腿,在学校帮同学代理服务,收取一定服务费,他用奔跑的速度、良好的信用,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学业,还被一家大商场选中,做起了校园总代理。就是这个男孩,朴实、勤快,为了给顾客打一壶热水赚取1元代理费,而像风一样奔跑的大男孩,他获得了成功。可见,他的.成功离不开三个因素:

  第一,这个男孩非常聪明。他没有忍饥挨饿,向困难折腰,这样不仅会搞垮身体,也会对学业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发现校园的“蜗居”一族越来越多,靠自己的双腿帮他们代理服务来赚钱,自食其力。

  第二,这个男孩懂得利用自己的特长。男孩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腹地,坑洼不平的山道给了他一双“快脚”。他在考虑怎么赚钱时就想到了自己的优势,所以能把工作干得又快又好,由此可见,选好自己要走的路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这个男孩很肯吃苦,很勤劳。虽然选对了自己要走的路,但要把它走好是很困难的,需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和辛劳。他每一次的奔跑,每一次的代理也许只有一、二元钱,但日积月累后就成了这个男孩成功的基础。

  我们现在的孩子条件都比他优越,很少有人像他一样贫困。但我们要学习他的聪明、勤劳,他的善于观察,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我想,将来我们也会有所成就。

成功的作文 篇6

  如果说成功是一颗茁壮成长的杨柏,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创新的泉水;如果说成功是一副传世之画,那么描绘它的必定是创新的染料;如果说成功需要一双翅膀助它翱翔天际,那么这双翅膀的名字一定是创新。

  北京为奥运会修建了鸟巢、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首次在首都修建了标志性的西方文化建筑,虽在当时遭到极力反抗,但如今却正是这些建筑为北京增添了更多的光辉。难道不是创新让北京更加辉耀吗?

  有这样一群人,即便前方一片黑暗,他也要勇往直前踏出一路光明。爱迪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他发现世界需要光明的时候,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那条毫无足迹的道路。他一次次地寻找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一次次地实验,却一次次的失败。当时无数人劝他放弃,这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他却继续寻找人们未曾发现的新材料。最终,他成功了,当那一盏耐用碳丝灯泡发出稳定明亮的光时,他为世界带来了光明。那一缕微光穿过时间,越过空间,照了人们的心中。正是他的创新精神让他寻找新的材料,寻找世界的希望。当乌云遮住了阳光,他用肩膀抗起了世界的希望,当灯丝发出光芒,他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他的`成功源自创新。

  “要么赶紧死,要么精神的活着。”一句简单却又锐利的话语完美的诠释了刘伟内心的强大。本欲大展宏图的他,却因意外而失去了双臂,只剩双腿的他会自甘堕落吗?还是再次站起?他没有放弃。“没有规定钢琴一定要用手弹。”一句表明了他的选择,他要继续他的钢琴梦。经过无数的汗水滑落。一首由脚弹出的钢琴震惊了世界。他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弹琴方法。他的成功同样源自于创新。倘若无此创新,即便他在付出更多的汗水,也是在毫无方向地流浪。憨豆先生拥有极为严重的口吃,他清楚自己不可能治好这种怪病,于是他另辟途径,自导自演了一场只有动作的幽默动画,从此闻名世界。假若无此创新的想法,他或许会一生默默无闻,忧郁而终。

  只有插上了一双创新的翅膀,成功才能飞向天际,展现撩人的芬芳。

【成功的作文】相关文章:

成功了的作文10-10

成功是作文11-04

成功作文11-13

成功!作文02-14

成功的作文06-23

成功的作文04-11

成功的钥匙作文04-02

成功的荆棘作文04-03

成功的泪作文03-13

成功的启示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