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1-04 08:37:36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锦集(5篇)

美术教案 篇1

  借形想像就是把同一块形状可以想象出不同的事物,它具有三大转换三大想象五大教学模式。三大转换:将一个行转换为另一个形,如:将纸片撕成动物;讲一个情节转换为另一个情节;将没有情节的转换为有情节的,如:写生一个杯子,画一个杯子还不算完成了,还可以添画情景,画个郭晶晶在杯口跳水。三大转换在教学中要随机运用。三大想象指相对想象相关想象借形想象。相对想象指看见蓝蓝的天想到清清的水,看到老人想到孩子,看到上想到下等;相关想象如茶杯添加情景。五大教学模式是指:课堂式模式,儿童模式展很难;作品式模式,有点是可以积累大量的作品,缺点是儿童要完成一幅完整的画画作品很累;游戏式模式,注重教学的过程,以提高兴趣为主要目标,而忽略了教学的结果,完全以兴趣为主,幼儿玩得特别开心。

  今天的示范课(王春娟执教的<拖墨借形想像>)就是课堂式与游戏式相结合的。展览式模式,完全定格在美术作品的终极目标,美术课上忽略了这终极目标是不完善的,阶段性美术活动使每个孩子的作品尺寸不一样材料不一样内容不一样,好的美术课是一定要关注展览式模式的;比赛式模式,对教师幼儿都有成就感,要有把握的有能力的在比赛中获奖,在参赛作品中如何打破常规,与众不同,才能获奖。要对评委了解,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中国儿童美术活动的定向,如蓝蓝的天,白色的云等,以及色彩涂色方法的模式化,阻碍了儿童美术儿童对色彩主观理解;造型上分析,如:四分之一的太阳,两个三角形变成鱼,冒烟的房子等这些都阻碍了儿童美术的`发展。幼儿园美术定义在哪儿?

  “稚拙美术”:不追求明暗比例结构透视为目标的艺术。其一要解放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的纠结——像与不像;其次就是解放孩子画得像不像。

  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意义:

  1、美术是孩子喜欢的学科,与生俱来的,没有理由去剥夺它,没有理由不把美术活动开展下去。

  2、美术活动是个看得见的显性的活动,家长很喜欢。

  3、美术活动能改变幼儿园的环境,孩子的美术作品具有广泛的深远的意义。美术活动的四大价值:情感的知识的技术的创造的因此要理解完善美术活动。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技术定格在使用美术材料的方法上;对画面的理解;对线条的理解千万不要是画的直不直,园画得圆不圆,宁愿线条是弯弯的摺摺的。创造是儿童美术教学的最大价值,创造不是说一个眼画得大,一个眼画得小,嘴歪歪的这就是创造,这是错的,是误区。

  总之,不同的目标追求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模式在课程中互补,不能采用单一的模式。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流畅的线条大胆地画出大轮船的主体形象。

  2、大胆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轮船。

  3、丰富画面,培养审美意识。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彩色笔,蜡笔,轮船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讨论

  1、你坐过大轮船吗?

  2、大轮船和一般的船有什么不一样吗?

  二、观察大轮船图片,自由交流讨论

  你最喜欢哪艘大轮船?为什么?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并师范画大轮船,可根据幼儿描述设计轮船,添画背景。

  四、幼儿作画

  1、大胆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轮船

  2、丰富画面

  五、幼儿作品展示。

  大班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黑白画)

  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大班黑白画)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本活动分二教时进行)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本活动分二教时进行)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喷画

  活动目标:

  1、学习喷画的技能,体验喷画方法再现物体形象的乐趣。

  2、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利用光线做影子游戏。

  2、1—4种调好的颜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块纱布;擦手布。

  活动过程:

  a) 出示喷画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儿的学画兴趣。

  老师:画上是什么动物?画的前面没有光也没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会到纸上呢?

  b)学习喷画的方法。

  i.先将图画纸铺平,再把自己喜欢的物形卡片放在纸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纱窗上来回刷),将颜色喷在纸上,这样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为喷不到颜色而不变色,喷完后过一会将物形卡片轻轻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为了使画面更漂亮,可以喷2或3种颜色:喷完一种颜色后,必须等晾干才能喷另一种颜色。

  c)提出要求,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d)请幼儿欣赏作品,说一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图案排列美观、色彩搭配好、喷色均匀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大班美术活动:我设计的花车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进一步感受上海旅游界的气氛。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收集旅游节花车巡游的资料、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讨论:

  1、旅游节的花车巡游时的花车是怎样的?

  2、与我们平时看见的车辆有什么不同?

  二、我们来做个花车设计师,设计一辆美丽的花车。

  三、讨论:可以设计怎样的花车?

  四、幼儿设计草图

  1、提示幼儿花车的设计不一定像我们平时见到的车辆。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设计不同的花车。

  五、讲评

  我们是小小设计师:介绍自己设计的“花车”。

美术教案 篇3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授课时间】

  20xx年11月2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通过对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学习,了解他们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

  2、 通过对梅兰竹菊四君子学习了解,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团结、友爱、互助、珍惜友谊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并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学习四君子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梅兰竹菊四君子,了解他们内涵品格,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法、演示法、讲解法

  【教具】

  梅兰竹菊图文并茂的图片

  【教材分析】

  做人与处世同样重要,我们不但要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做事。梅、兰、竹、菊,被历代的文人雅士称为花中“四君子”,占尽春夏秋冬。春之兰,夏之竹,秋之菊,冬之梅。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是古今文人墨客所钟爱,是诗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象征,代表着淡泊、清逸、高洁、气节四种品格。梅高洁傲岸,兰优雅空灵,竹虚心

  有节,菊冷艳清贞。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自古以来,梅、兰、竹、菊象征着中国人的气节。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共同准备收集有关梅花,兰花,竹,菊花的诗词等,了解他们的内涵。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 梅、兰、竹、菊的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二、整体感知

  “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其四者的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三、分别对梅兰竹菊进行认识学习

  (一)学生才识展示。

  学生将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展示:

  1、梅

  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物的,而对梅花完成"百咏"的诗人最多。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2、兰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兰花从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因此,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3、竹

  竹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诗人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朴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4、菊

  如果说,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种烈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是一种高士遗世独立的情怀,那么,秋菊财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晚秋时节,斜阳下,矮篱畔,一丛黄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示出可贵的品质。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探索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本课相关知识。

  2。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学习,了解他们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

  3。组长小结

  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三)课堂拓展

  指导学生思考:

  怎样做到做人与处世当学梅兰竹菊四君子人格品性?

  四、课堂小结

  教育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并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学习四君子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教学反思】

  本节课始终渗透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在如何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探讨新教法上做了大胆尝试。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单位名称: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十二中学 教师姓名:朱瑞平

  联系方式:13012929481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给人带来得视觉效果。

  2、尝试用不同色彩来表现“心情”或“感受”。

  3、提高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 夏冬两季的色彩画两幅(图一、图二)

  2 “我的梦”色彩画两幅(图三、图四)

  3 图画纸、画好画面没画背景的图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以聊天形式引出话题

  二、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

  1出示图一、图二,通过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冷暖。师小结:红、黄、橙、绿。。。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热很暖,所以咱们叫他们暖色;紫、蓝、白。。。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寒冷,所以叫冷色。

  2出示图三图四,通过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明暗。

  师小结:淡黄、浅绿、天蓝、粉红。。。,这些颜色 在一起给人感觉很明亮、宁静、柔和;深蓝、大红、褐色。。。。这些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暗,很恐怖。

  三、巩固色彩的明暗、冷暖 请幼儿在自己的油画棒中找一找那些是冷色,那些是暖色?那些颜色明亮,那些颜色灰暗?

  四、尝试用色彩来表现“心情”或“感受”

  1、讲述自己的经历以及感受。

  2、师提出要求,幼儿创作; 尝试用色彩来画出自己的心情或感受,不画具体的事物,画好后,可让别人猜猜你遇到了什么事? 幼儿自由选择话纸进行创作,教师循坏观察、指导、并通过交谈了解幼儿想法,鼓励其大胆常试,肯定其创作,即时给予适当评价。

  五、集体欣赏幼儿创作,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用的是什么颜色?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或感受?

  活动反思:

  本节课是在认识色彩冷暖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感受色彩的冷暖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并学会应用。上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颜色的冷暖,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本身没有温度的色彩却能带给我们冷暖的差别,并且能够区分冷暖色,还知道冷暖色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接下来我跟孩子一起分析了两幅分别是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学生作品,用“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如果换成冷色好不好?为什么?”这样的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得出结论:我们在绘画时可以根据绘画的内容和要表达的的情感来选择冷暖色。

  色彩是最基本的美术语言,当孩子第一次用色彩涂抹时,就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越来越倾向于用写实性色彩进行表现,但是这种追求“真实”的写实性色彩表达方式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所以,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色彩表现方式。本课就是引导学生从个人主观感受出发,强调学生表达自己对色彩的独特认识,了解一种新的色彩表现方式。学习用非写实性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细致的观察鸟儿飞翔时的不同动态,尝试运用绘画的方式创造性的表征。

  2、体验作品中不同动态的鸟儿满天飞的景象带来的美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小鸟飞行视频,图片,鸟叫声音乐。

  2、水彩、A4画纸若干。

  活动要点:

  1、鼓励幼儿创造性的个性表现,提示表现小鸟的各种变化。

  2、要求画中有大有小。

  3、鼓励能力强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活动过程:

  一、倾听小鸟叫音乐,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播放鸟儿叫声的音乐,在优美的音乐衬托下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猜一猜,鸟儿在干什么?(天空中许多小鸟聚在一起,叽叽喳喳,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在说悄悄话,还有的在睡觉……千姿百态,好热闹,在这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师:小朋友你们想过没有,我们要是能变成会飞的小鸟,该多好啊!那就可以飞呀飞呀,飞过城市、大海、森林。飞到我们想去的地方,去和天上的彩云作朋友,去迷人的彩虹坐滑梯……

  二、引导观察:教师出示鸟的图片、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鸟儿飞翔时的各种各样的动态。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视频中的鸟,认真、细致的观察鸟儿的不同外形特征。

  2、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并用身体动作模仿鸟儿飞行的不同形态,加深印象,为幼儿绘画作准备。(鸟儿在休息、鸣叫、飞行、交流时;正面、侧面、头、嘴巴、眼睛、翅膀、尾巴的位置分别是什么样的)。

  师:对了。我们现在就把鸟儿在天上飞的.模样画下来,等我们真的变成鸟的时候,看看到底谁飞的漂亮。

  三、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绘画。

  1、重点指导幼儿创造性的画出形象中的鸟儿飞行时的各种形态。

  2、指导幼儿在给作品涂色时主义色彩搭配和谐、美观。

  3、教师可根据幼儿的绘画情况启发幼儿进行添画,是鸟儿满天飞的画面更加生动。

  4、组织幼儿交流分享作品。

  教师可引导幼儿讲述画面,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只鸟,为什么?

  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继续观看视频、图片,进一步感知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的不同动态,并用身体动作进行模仿。

  活动反思:

  鸟儿是孩子熟悉且喜欢的朋友,当他们看到五颜六色的鸟儿时,他们为之惊叹:哇!麻雀、老鹰、还有天鹅……尤其对它们各种飞行的姿态充满了好奇,所以他们观察的仔细、认真。

  在绘画过程中,由于幼儿掌握了鸟儿飞翔的不同形态的经验,所以整个画面特别丰富,使“鸟儿满天飞”变得更加生动。

  小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9-30

美术教案(经典)10-06

【精选】美术教案08-20

美术教案07-23

经典美术教案02-23

美术的教案02-04

美术教案[精选]10-31

(热门)美术教案10-02

(精华)美术教案09-29

(合集)美术教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