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11 10:28:2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集锦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1、春天不知不觉来了,用你喜欢的词语赞美春天。

  2、春天来了,周围的事物都有哪些变化呢?板书“柳树醒了”。

  二、初读,掌握字词

  1、师范读,学生欣赏老师配乐朗诵。初步了解春天到了柳树的变化。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生词。

  3、哪些生字是你的新朋友呢?大声读给大家听。

  4、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⑴ 偏旁识字:枝,梳,梢

  形近字比较:耍一要(耍字比要字少一笔)

  多媒体课件辅助:雷,澡(打雷下雨,洗澡用水)

  熟字加偏旁:醒,软(酉+星=醒车+欠=软)

  ⑵ 同桌互相读生字,比比谁读的准。教师强调“醒”是后鼻音,“澡”读平舌音,“枝,树,梢,耍”读翘舌音。

  ⑶ 小组比赛认读生字(枝、梳、梢、耍、醒、雷、软、澡)

  ⑷ 读词卡:(教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打雷 雷雨 树枝 树梢

  软和 梳洗 玩耍 苏醒

  三、细读,理解课文

  1、学第一节:

  ⑴ 自由读,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用笔画出来。

  ⑵ 同桌读,想象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话呢?

  ⑶ 小组读,交流柳树醒了说明了什么?

  ⑷ 比赛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

  2、学第二节:

  ⑴ 轻声读,说一说谁给柳树洗澡了?

  ⑵ 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想一想柳枝为什么软了?

  ⑶ 看录像春景图,学生在活动情景中感受柳枝变得更美了。

  ⑷ 美美地读一读,在读中感受春天的`美。

  四、背诵,感悟文意

  1、自由背。

  2、加动作背。

  3、配乐背。

  4、同桌互背。

  五、拓展,巩固练习

  1、出示下列生字,学生做找朋友(组词)的游戏:

  说( )( )( ) 话( )( )( )

  朋( )( )( ) 友( )( )( )

  春( )( )( ) 高( )( )( )

  2、说话训练:

  用上“________”是柳树的好朋友。(词卡贴在黑板上)

  3、画一画,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六、观察,正确书写

  1、学生观察“说、话”两个字的字形和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示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这两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言字旁的“点”要写的高一些,靠右一些,与横折提的“折”对齐。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字词

  1、读上节课学过的字:

  雷、澡、软、梢、梳、醒、耍、枝

  2、开火车形式读词:

  打雷 雷雨 树枝 树梢 软和 梳洗 玩耍 苏醒

  二、研读,自主探究(3~5小节)

  1、自由读,说说你想解决哪些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指派组长汇报)

  2、各小组提出问题,师生整理问题,达成共识。

  ⑴ 柳梢为什么绿了?

  ⑵ 春燕跟柳树捉迷藏,小柳絮怎么飞了?

  ⑶ 柳树是怎样跟小朋友玩耍的?

  3、引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义,可以用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的方式学习)。

  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⑴ 学生汇报“柳梢为什么绿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从“春风给柳树梳头”这一句体会,春风轻柔的为柳枝涂上绿色,引导学生带着情感读第三节。

  ⑵ 学生汇报“柳絮怎么飞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掌握柳絮特点,可以用实物演示,学生观察,品读体会第四节。

  ⑶ 学生汇报“小朋友们是怎样跟柳树玩耍的?”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小朋友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多读几遍最后小节,在读中加深体会。

  三、比赛,背诵课文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评一评谁背得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四、领悟,课外延伸

  1、夸夸柳树的5个好朋友。

  2、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3、用各种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读课文、编儿歌、画画、唱歌、跳舞等)

  五、观察,正确书写

  1、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每个字的特点。

  2、教师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春”字的书写,关键是上半部分:三个横不宜长: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面的“日”字。“高”字上小下大,不要写得太长。

  3、书写“朋、友”两个字,可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再提示大家写时应注意什么。

  六、小结

  柳树醒了,小朋友们也醒了,一年之季在于春,让我们利用好这美好春光,抓紧时间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吧!

  【板书设计】

  春雷______________说话──柳树──醒了

  春雨______________洗澡──柳枝──软了

  春风______________梳头──柳梢──绿了

  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快心情。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叙述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丽景象。作者按照从天上到地面的顺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第四自然段叙述了同学们秋游时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课文具有以下特色:

  (1)抓住特征,绘色绘形。作者抓住秋天里天空里的白云的形状特点,以及农田里稻子、高粱、棉花的色彩特点,绘形绘色。

  (2)情景交融,语言细腻。本文篇幅短小,但是情景兼备,真切细腻。写秋景处处关情,字里行间流淌着喜悦;写秋游处处涉景,由远而近,由景及人,丝丝入扣。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意境优美生动。

  (3)句式整齐,富有韵律。第二、第三、四自然段多排比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简约灵动,富有韵律,适合学生感情诵读。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应慢。在这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及朗读能力。

  三、设计理念

  1、情境教学法

  我们地处四季分明的江南,学生对秋景本身就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知,也了解秋天景色及天气的特点,因此我选用一些典型图片再现秋色,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更快地走进文本,欣赏美丽的秋景,感悟快乐的心情。

  2、以读代讲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文语言文字生动优美,让学生通过多种读的方式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课文描写的意境,以受到美的熏陶。

  3、拓展训练法

  陶行知说: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如果将知识的传授仅限于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而这篇课文文辞优美,语句凝练,并能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这篇课文中我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拓展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且由词到句层层深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渐渐” 、“有时……有时……”、 “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图文对照细读课文,并通过想象,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味朗读,从而体会秋天的美丽,体会孩子们面对秋天美丽变化的天空和色彩斑斓的田野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如何在美读课文中让学生去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流利正确地说话。

  四、教学过程

  第一段

  1、看图,用几个学过的成语形容一下你所看到或者你能联想到的成语

  (相机出示“金风送爽”“凉”)

  2、读第一句。指导朗读“渐渐”

  3、在秋色宜人的季节里,最适合去哪里游玩呢?(出示词语“郊外”)

  4、什么是郊外,看图说说你的理解。(城市外面的地方)

  5、读第一段

  第二段

  1、看图,郊外的天空是怎样的?

  除了可以用蓝蓝的,还能用什么词语来表示很蓝很蓝?(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在于让学生积累词汇。)师:是呀,秋天的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所以我们一眼望出去都望不到边了!谁能用一个词来说明天空的大和无边。指导朗读“一望无边”,让生通过朗读表现出天空的广阔。

  在读的基础上提问:课文用“一望无边”这个词写出了天的广阔,你们能不能换个词也能表示天的大呢?然后把这两个词换到句子中去读读。(生读)

  一望无边可以用来说天空,还可以说什么也是一望无边的呢?不光要说出什么一望无边,还要说出怎样的什么一望无边。

  (出示小练习题)

  师:说得真好!蓝蓝的天空有什么呢?白云又是怎样的呢?读读书上的句子是怎么写的。(生读句子)我重点抓住“一望无边和多变的白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通过品读、赛读来感受秋天天空的美。

  师:为什么这儿用的是“有时···有时···”呢?

  师:在我们小朋友的眼里,白云还有更多的变化呢,是不是?我们一起来做魔术师,看谁变得又快又多,好吗?

  出示: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

  (设计意图:课文文字优美,并且能够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抓住“一望无边”、“有的···有的···有的···”、“有时···有时···有时···”进行说话训练,让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想象表达出来,并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这么美的天空,这么美的白云, 你怎样来读?

  自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秋天的天空是这样美,让我们把目光望向远处的农田,去看看,庄稼长得怎么样?

  第三段

  1、我们在练习一上面有一首关于秋天的儿歌,还记得吗?一起来背一背秋天的庄稼这一段。《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乐红了脸,稻谷笑弯了腰。”

  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田野里是否真的像儿歌里写的这样呢?看图自读这一段。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这里的颜色都很美,你找出了几种颜色?(黄、红、白)

  出示相应美图。

  3、师:秋天的田野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稻子( )了,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黄?(黄澄澄、金灿灿、黄灿灿等);高粱( )了,可以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红?(红彤彤,火红火红);棉花( )了,可以怎样来形容?(雪白雪白,白花花)。

  4、完成填空练习

  (设计意图:这是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图,课文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表示颜色的字,但是其中的韵味却无穷。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的拓展训练,既丰富了自己的词汇,也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5、我们儿歌里是怎样来形容这几样庄稼的?

  稻子笑弯了腰,高粱乐红了脸,棉花朵朵白。

  我们把这几句话换到课文里来看看。

  6、师:欣赏完色彩斑斓的农田,再到果园去瞧瞧,看看那里是什么景象?

  出示小练习

  过渡:欣赏完了秋天的美景,我们也该坐下来休息、玩耍一会了。在这样迷人的大自然中,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

  第四段

  1、看图,他们在草地上干什么呀?

  2、出示课文,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的

  读一读右边的词语,读出不同的语气(选择喜欢的词语读一读)

  再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拓展:

  师:说得真好!相信下面几句也难不倒你们。出示小练习

  4、今天我们领略了美丽的秋色,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愉快地秋游,请大家拿起语文书用你们最好听的声音齐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深人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二)能力训练点

  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

  (三)德育渗透点

  有的气势磅礴,景象宏伟;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有的以理人诗,发人深思。学习时注意体会。

  (四)美育渗透点

  领略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二、学法引导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教学古诗尤应展示场景,激发情感,展开合理想象,从而培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能力。因此,教法上以情景教学法为主,辅以朗读、比较、自学辅导、画图、想像等方法。要注意以形象人手,来体会诗的意境;要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与思想。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熟读、背诵。

  2.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解决方法:教师讲解

  3.疑点: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

  解决方法:教师出示资料(可以多媒体大屏幕或幻灯片的形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以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为主(古诗反映的背景),或彩图、录音等。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反复朗读、背诵

  2.欣赏、品味名句,体会诗中情感。

  3.想象作画。(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自选古曲,配乐朗诵。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望》

  导语 王维诗之宏大,李白诗之飘逸,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们的几首

  诗。

  (一)学习目标

  1.深刻理解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诗句。

  2.背诵这三首诗。

  (二)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单车,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征蓬,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长河,黄河;候骑,骑马的侦察兵;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抵,值,相当;浑,简直;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教师出示辅助资料,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王维《使至塞上》,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二月,“李光弼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乂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缕。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整个

  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

  3.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1)《使至塞上》王维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居河西节度使幕中。这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单车欲间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关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小结: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

  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这是唐朝诗人李白在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时,写给王昌龄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关怀。本诗构思巧妙,诗人以明月作信使,代为转达自己的一片情意。

  “杨花”乃随风飘落之物,“子规”系泣血悲啼之鸟。景随情迁,这种哀愁气氛,是对表达“愁心”的烘托与暗示。

  怎么向远去的友人表达自己的牵挂之情呢?诗人想像丰富,构思奇巧,“我寄愁心与明月”,竟遣明月做信使,转达他的慰问:你切莫因孤独而过于忧伤,现在我要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伴随你同到夜朗西。寄愁心与明月常相随,不仅表明牵挂友人命运之心无处不在,而且大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表达对远方挚友的慰问。

  小结:通过诗人丰富的想像,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3)《春望》杜甫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

语文教案 篇4

  自读目标

  1、背诵并翻译全文。

  2、归纳本文文言知识点。

  3、品味鉴赏本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生动的细节描写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自读重点

  让学生在熟读并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自读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俗话说:“良言一语三春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讲究点说话的艺术,让话语像三春的太阳温暖人心,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触龙说赵太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简介赵太后:

  赵太后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她是一位颇为开明的太后。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用权者曰:“岁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用权者不说,臣奉使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通“顾”,难道。)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战国策齐策赵威后问齐使》

  三、介绍背景: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其子孝成王继位,因他年幼,故四赵太后执政。新老交替,又加太后新政,国内动荡不安。当时的赵国虽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支撑门面,但国势大不如前。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下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不得不向齐国求救兵,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按当时的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以幼子长安君为人质。

  四、通读全文

  1.注意读准字音

  游说()唾沫()强谏()有郄()恃粥()

  耆食()老媪()接踵()膏腴()

  2.注意断句

  ①老臣今者殊不欲食。②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③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也。④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⑤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五、分析阅读第一段:

  讨论字词

  1.“赵太后新用事”中“用”的意思是什么?我们讲过它的哪些用法?

  答:“用”的意思是掌管,它的意思还有:①作用(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②在(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③使用(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④物资(精兵足用)⑤任用(遂用豪杰之士将军)⑥服从(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2.“兵乃出”的“乃”是何用法?前面我们学习过这种用法吗?请举例。

  答:“乃”的意思是才的意思,副词。《勾践灭吴》中“然后乃求谋臣”的“乃”也是这种用法,强调时间或条件。

  3.“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中“令”作何讲法?它的用法还有哪些?

  答:“令”的意思是使、让;它的用法还有:①号令(乃号令三军曰)②诏令(令初下,群臣进谏)③命令、指派(乃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④县令(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⑤你(令尊春秋几何?)

  讨论课文内容:

  1.齐国要求以长安君作为人质,为什么赵威后不答应?

  答:因为长安君是她的小儿子,她十分偏爱他。

  2.作者在开头给读者展示的是一个怎样的赵太后?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答:是一个私心重,目光浅短且独断拒谏的赵太后,这样写可以更加突出触龙的讽谏艺术之高超。

  小结:本段写赵威后拒谏,为触龙出场提供背景。

  六、分析阅读第二段:

  讨论字词

  1.“老臣病足”中“病”的意思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其它的用法吗?

  答:“病”的意思是有病,其它用法还有:①穷困(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②疾病(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③生病(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曾不能疾走”中“曾”是什么意思?它还有哪些用法?

  答:“曾”的意思是竟;它的用法还有:①尚,还(而计其长曾不能盈寸)②并(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③同“增”,增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故愿望见太后”中“故”的意思是什么?它还有别的用法吗?

  答:“故”的意思是所以;它的`用法还有:①缘故(是故败吴于囿)②老交情(过故人庄)③旧的(故技重施)

  4.“乃自强步”中“强”是何用法?你能说它的别的用法吗?

  答:“强”的意思是勉强;它的用法还有:①竭力(太后不肯,大臣强谏)②强大(夫秦强而赵弱)③使强大(强国富民)

  5.“少益耆食,和于身也”中“少”的意思是什么?它还有哪些常见用法?

  答:“少”的意识是稍微;它的用法还有:①缺少(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②与“多”相对(人民少而财有余)③年轻(少小离家老大回)④小(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讨论文章内容

  1.龙为什么先从饮食坐行这些小事谈起?

  答:这恰是他的明智之处,一可以消除太后的顾虑;二可以制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2.太后之色”为何“少解”?

  答:因为触龙没有谈让长安君作人质的事情,自己心理防线瓦解了。

  小结:本段写触龙委婉谈起生活琐事,显示了触龙劝谏讲求策略的聪明才智。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课时内容:略。

  二、分析阅读课文第三段:

  1.“而臣衰,窃爱怜之”中“衰”的意思是什么?它还有别的用法吗?

  答:“衰”的意思是老;它的用法还有:①衰竭,减弱(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②减少(日食饮得无衰乎)③脱落(乡音无改鬓毛衰)④衰弱,衰败(民衰力微)

  2.“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中的“数”是什么意思?它还有哪些用法?

  答:“数”的意思是数目;它的用法还有:①几(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②多次,屡次(项燕为楚将,数有功)③计算(不可胜数)

  3.“贤于长安君”的“贤”是什么意思?“亲贤臣,远小人”的“贤”又作何意思?

  答:“贤”的意思是超过,后者的意思是贤良的意思。

  4.“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中“长”的意思是什么?它还有别的用法吗?

  答:“长”是永远的意思;它的用法还有:①年龄大(孰与君少长)②与“短”相对(带长剑兮挟秦弓)③长久(天长地久)④经常(茅檐长扫净无苔)⑤做长官(尔瓮长铨)⑥长处,优点(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5.“太后曰:‘然’”中“然”的用法是什么?它还有哪些用法?

  答:“然”是对的意思,《陈涉世家》中“吴广以为然”中的“然”用法与此相同;它的用法还有:①这样(然则余固不幸而遇张乎)②同“燃”(以须炉火之然也)③认为对(沛公然其计,从之)④……的样子(杂然相许)⑤然而(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6.触龙为什么要谈自己的儿子?

  答:他是想用自己为儿子作长远打算的事来感染赵威后。

  7.触龙认为父母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儿女?

  答:为他们作长远打算,让他们经受磨练,不能过于溺爱。

  赵威后是否受到触龙的感化?从哪里可以看出?

  答:已经受到感化,从“太后曰:‘然。’”可以看出。

  小结:本段写触龙托子,表现触龙的劝谏艺术的高明。

  三、分析阅读四五段:

  1.“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中“尊”的意思什么?它还有别的用法吗?

  答:“尊”的意思是尊贵,它的其它用法是:①使尊贵(今媪尊长安君之位)②尊敬(尊老爱幼)③同“樽”,酒器(出其尊彝)。

  2.“而挟重器多也”中“重”的用法是什么?它还有哪些用法?

  答:“重”的意思是珍贵的意思。它的用法还有:①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②与“轻”相对(金人十二,重各千石)③重视,敬重(上以无隐,益重之)④加重(故赏之酒肉,而重之以辞)⑤层(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⑥重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3.“恣君之所使之”中“使”的用法是什么?它的用法还有哪些?

  答:“使”的意思是派遣,它的用法还有:①使者(两国交兵,不斩来使)②假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③让,使得(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质于齐”的“质”在文中是什么用法?

  答:“质”是名动用法,意思是作人质。

  小结:这两段写触龙劝说赵太后及派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

  四、汇总通假字:

  1.日三四里,少益耆食。(“耆”同“嗜”,喜爱。)

  2.太后之色少解(“少”同“稍”,稍微。)3.没死以闻(“没”同“殁”,死。)

  4.必勿使反(“反”同“返”,回来。)5.奉厚而无功(“奉”同“俸”,俸禄。)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二、三。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景,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情意: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读通课文,初步感受三亚落日的美景。

  对策: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课前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日出的`美景,我们许多同学都欣赏过,但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日落的情景呢?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播放课文录音。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美妙绝伦 风情 挺拔俊秀 软软地 活泼

  毫无倦态 依旧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硕大无朋 光芒 悄然无声 边缘 缘故

  水波不惊 顽皮 玫瑰 涨溢 灯盏

  ①、朗读词语

  ②、②、交流词语意思:

  硕大无朋:大得无与伦比。朋,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你以为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第一部分(1)点名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第二部分(2)介绍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

  第三部分(3-5)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四、作业超市

  1、习字册描红

  2、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富有诗意美妙绝伦

  三亚落日热带风情天海合一

  落日美景收敛光芒慢慢下沉

  顽皮蹦跳悄然入水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19

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9-17

(精选)语文教案09-24

语文教案[精选]11-26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园地教案03-07

语文识字教案03-16

(经典)语文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