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弹力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11 08:09:3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初二弹力教学设计

  初二弹力教学设计是通过实验,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初二弹力教学设计的内容有哪些?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初二弹力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弹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2.通过实验,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与弹力有关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又是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是进一步学习重力、浮力、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必备技能。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了解它是怎样产生的,不必分析它的三要素,重点放在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让学生边探索边思考边试着应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

  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力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较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随处可见,弹力的应用也很多,因此能很自然地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入弹力的教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成生动形象的认知对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测量力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探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得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从而自己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说明书、观察构造、练习使用、交流总结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弹簧、弹簧测力计、橡皮筋、橡皮泥、钢尺、头发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播放视频:撑杆跳高、跳板跳水等体育比赛场景。

  思考: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呢?

  学生观看,感悟

  思考,交流,此时不必回答

  感受力与美的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弹性与塑性

  活动:分别用力作用在橡皮筋、弹簧、橡皮泥、气球、纸等物体上,物体有什么变化?松手后,结果有何不同呢?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性质?你能根据这些物体的特性进行概括与分类吗?

  总结得出弹性、塑性并板书。

  学生先动手实验操作,探究完毕,学生进行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并将不能解决的共同性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由直观到抽象,从亲身的体验及身边的现象中归纳出事物的共同特征,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

  二、弹力

  活动: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活动:取出废旧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使发生较大形变。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引出弹性限度概念。

  学生观察思考,认识到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弹力,体会到物体的弹性形变是有一定限度的。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从生活走向物理,认识弹力的效果,了解弹力的产生,也能极为自然的引出弹力的概念。

  三、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物体的形变与外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请提出猜想,并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学生提出猜想,并设计简单的实验,最好能实际操作一下。

  得出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关系。

  实验简单易行,学生能够参与教学,提高兴趣和探究能力。

  四、观察并使用弹簧测力计

  思考:根据物体的形变与外力的大小的对应关系,能否制造一个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出示弹簧测力计,知道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让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的越长。

  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由弹簧、秤钩、指针、刻度盘组成。

  让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能否超过其量程?如果指针不指零应该怎么办?

  分组实验:按照课本中安排的实验步骤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体验力的大小,记录好数据,交流体会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布置阅读材料的力学特性,了解材料还有哪些力学特性?它们有哪些应用?

  学生进行思考、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其用途、原理、结构,得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方法:“一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二调”:调零;“三读”:读数=挂钩受力。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1)要先轻轻拉秤钩几次,以避免测量时指针被刻度盘卡住;(2)被测的力要施加在秤钩上,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以防摩擦或其它阻碍;(3)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4)当指针相对于刻度盘静止时方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盘垂直。

  多媒体展示其它形式的测力计。

  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结构、使用方法的探究与认识,了解一般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应用的能力。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初二弹力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风筝》教学设计04-23

《白鹅》教学设计04-19

雪教学设计04-07

夹竹桃教学设计03-18

bpmf教学设计03-14

精品教学设计02-28

小班教学设计02-22

iuv教学设计02-18

zcs教学设计02-17

《夜色》教学设计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