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清明作文

时间:2022-12-29 06:14:12 记忆 我要投稿

记忆·清明作文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忆·清明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记忆·清明作文3篇

记忆·清明作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不禁又想起了亲爱的祖母,虽然祖母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多年了。

  祖母是个刚强、利索、精明能干的女人,她嫁给爷爷时,正是国家风雨飘摇之时。那时,爷爷家境贫寒,靠做小生意维持家计。爷爷起早贪黑,卖豆腐,卖凉粉,卖瓜果梨枣。做一天的生意,也赚不了几个钱。唯有祖母,省吃俭用,勤劳勤奋,把每一分钱都花在该用的地方,把一个家打理的一点不露手脚,把二男二女调教的知明达理。

  后来,爷爷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抱憾而终。这个时候,我的父亲仅仅11岁,叔父也只有6岁,家里的光景从此就日落千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祖母硬是咬紧牙关,把四个儿女拉扯长大。

  祖母辛劳了一辈子,种地、纺线、织布、缝衣做饭、养儿育女,没有一刻闲暇的时间。

  在她的带领下,父亲12岁就开始赶着小毛驴上山驮炭,小毛驴驮着百十斤炭,父亲一边赶着牲口,一边脊背上还背着几十斤炭。祖母不但做好家里饭食杂活,还带着两个姑母和叔父下地种田。

  在祖母的精心料理下,这个家尽管也经受着战火硝烟,但到了解放前,还新买了3亩土地,一块打麦场子,新盖了4间新房。小院子虽然不大,光景还算过得殷实。

  解放后,在祖母的'教导下,父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他机智聪慧,做事扎实,为人忠厚,大公无私,很受人们信任,所以,他一直担任着生产队的队长。

  我从小在祖母的身边长大,祖母人缘好,记得巷子里的年轻媳妇儿和三婆、六婆、七婆都喜欢凑在我家里,跟祖母学纺线、织布,编帽辫,订草帽,边干活边闲侃。祖母做了什么好吃的,也总是让我端着碗一家一家去送,让乡亲们尝个鲜。

  天有不测风云,在我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祖母得了半面不遂,双腿瘫痪,不能行走了。尽管如此,刚强的祖母还是那么倔强,还依然不辍劳动,纺线,编帽辫,做一些力所能一的活。她仍然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大事小事,都靠她做决断。

  祖母对我喜爱有加,从小就十分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对我严格要求严加教育。记得上小学时,一次缴书钱,是祖母把她积攒的一大把闪亮的分币塞到我的手中,让我缴了书钱。上高中时,是祖母用自己咱的钱为我制作了蓝卡其布学生服,把她几十年来舍不得铺盖的被褥拿出来,做为我上高中带的铺盖……

  那年秋天,秋雨连绵,祖母的病情加重,就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是让本村的姑母张罗着为我订了婚事。就在那年晚秋,在冷飕飕的秋风秋雨中,祖母离开了我们。

  祖母走了,但她的慈祥音容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忠孝持家,勤劳处世,宽厚待人,忍让为先,是祖母的教诲;尊老爱幼,忠厚勤勉,勤俭持家,厚道贤淑,是祖母的贤良;宽容忍让,睦邻善友,乐善好施,以德服人,是祖母的美德。

  四十多年过去了,悠悠岁月,留下的是无穷的财富,带走的是无尽的思念。

记忆·清明作文2

  记忆总是断断续续的,如同一台破旧不堪的放映机似的,断断续续地放映着电影,没有缓冲;而关于清明,这放映机似乎更不堪了,不仅断断续续的,而且还模糊不清。

  ——题记

  从我出生起放映着,在我生命中的前七年,对我来说,清明节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全家人聚在一起,像中秋节一般热闹,一大家子的人都围坐在桌子上。那时的我们,最欢喜的莫过于品尝好吃的东西了。不论什么样的,都要放在嘴里先尝一尝。如果不能吃的话,就会马上将其吐掉,然后再吃另一样东西。这样的清明倒也快乐,少了份“欲断魂”的悲楚,多了些“牧童”的天真。

  继续放映着,那是我七岁时的片段。刚开始放的时候,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慢慢地,显现出了一些人影,全部是穿着素衣。紧接着,放映机有了声音,哭哭啼啼的声音,撕天裂地的声音,嘈杂的声音。那一年的清明,着实让人伤楚,也才使我尝到了断魂的感觉。家中爷爷去世,似乎是我人生中一个重大的打击,这生离死别的一痛,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爷爷对我的爱,是一种隔代的爱,因此也更让人难以忘怀。那年,画面中是一幅清明雨上的中国画,雨水夹杂着泪水,一同留在了那一方黄土上,那是爷爷最后的归宿。

  之后,就有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的`图像和声音,荧幕上只有深邃的黑色。渐渐的,在画面中有了光亮,明亮亮的。结群的亲人,数也数不清,这估计是家里人最全的一次了,这些人簇拥着花圈,去祭奠爷爷。这个时候,距爷爷去世已经过去了十年;这个时候,应经没有了伤痛,只有时光如梭,物是人非的沧桑;这个时候,父辈们的头上已有了青丝;这个时候,我们孙辈都已长大了;这个时候,奶奶还在。奶奶同我们一起去了,她的悲痛实在难以掩饰,泪水如洪水冲破堤坝一般,直流而下,流在了这十年未见的黄土之上。十年!十年!十年到底有多长?只怕是转眼即逝的一瞬吧!自从爷爷去世以后,奶奶从来没有到过这里,原因就是家里人不让,因此这次相见,意味着又是很久不见。奶奶的泪水,难以流尽,似乎正如她这十年里的委屈和苦楚,难以诉尽。那委屈,是孤独;那苦楚,是寂寞。然而,这一切爷爷是难以知晓的,能够知道的只有我们这些儿孙,而这无疑又加深了我们的愧疚。这一切,无人可以改变!我们有自己的事情,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陪她。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奶奶最缺什么了,是团聚,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可是,我无法做到。

  末了,路上稀稀疏疏的几个人,拿着一些祭祀的东西,路上一句话也不说,只是自己走着自己的路,似乎没有尽头。这一年的清明异常冷清,物是人非,祭祀的人越来越少了。看世事浮沉,却无可奈何,只有低头惭愧。只好想爷爷说一声:孙子来了!

  那日,从校归来,正好奶奶不在而四叔又回来了。于是,顺理成章,我和四叔将奶奶从她的姊妹家接了回来。奶奶一见到我们,就急切地想要回家,似乎有什么大事一样,任凭她们怎么挽留,都无可奈何。临走时,老姨对我说了一句:“可得保护好这个嘞啊!”

  ——尾记

记忆·清明作文3

  今年的清明又恰逢周末,妻子早起来煮好了十多个鸡蛋,就连一向喜欢赖床的儿子也耐不住了,起床后吵着嚷着的非要和我“杠鸡蛋”玩。窗外天气晴好,于是一家三口决定去公园欣赏春的景色。公园里桃红梨白,游人如织,儿子也欢呼雀跃的蹦着跳着。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不由得勾起了记忆里的清明。

  记忆里的清明,是少不了鸡蛋的。每年的清明,母亲已经早早的煮好了鸡蛋,并且用红色或者绿色的染料把鸡蛋染好。这一天似乎成了孩子们的节日,耐不住性子的我胡乱的吃几口饭,然后迫不及待的抓起几个染好颜色还带着丝丝余温的鸡蛋,往外跑去。三三两两的小伙伴们凑在一起,每个人都会有几个鸡蛋,只不过是大小不一,颜色不同而已。两人一组,手持鸡蛋开始“杠”了起来。“杠”是临沂地区的方言字,读四声,大致是普通话里碰和抵合在一起的意思。“杠鸡蛋”说起来很简单,两个人都拿着鸡蛋尖的一头,然后用力的“杠”。一下、两下,谁的鸡蛋先破了,谁就输了。赢了的趾高气扬了起来,像是打了胜仗的将军,输了的则就躲到一边,嘴里还不忘说一句:我还有更厉害的。三两下把鸡蛋皮剥掉,吸一下流出的鼻涕,即使是脏兮兮的手指在雪白的鸡蛋清上印出了黑黑的手印也不在意,几口吃完鸡蛋,顾不得细细的咀嚼下咽,手里拿出新鸡蛋,嘴里含糊不清的喊道:我来了。如果这一天还要上学的话,那也没关系,课间的十分钟就足够了。

  记忆里的清明,是少不了杨柳枝的。父亲早早的把柳枝或者松枝插在门的两侧。这个风俗是如何来的,父亲也解释不了,只知道这是从老辈子上传下来的风俗而已,这不是年幼的我们所关心的,我们更关心谁的柳哨更响。做柳哨最好的材料当然是柳枝了,杨树枝也可以,榆树枝也好,最不济的就是松枝了。做好的柳哨三五公分长最好,再长一些也行,如果太长的话就不好了,吹起来太累。柳哨只能吹出:“卟、卟、卟???”的单调声音,小伙伴们在一起比的就是谁的柳哨吹得更响。有时候,几个人排成一队,一边走,一边吹,那一刻的我们似乎吹的'不是柳哨,而是在演奏贝多芬、肖邦或者莫扎特的作品。

  记忆里的清明,也是少不了踏青的。舒适宜人的温度,柔和的春风,如果再约上心爱的她,想起来也是一种向往的快乐。那年那月,那一段情,那一个姑娘,也是一个天气晴好的清明,我约她去爬山。山不是很高,我们也没有爬到山顶,就在半山腰的一块巨石边上,我用初吻夺走了她的初吻,娇羞的脸上腾起了一片红晕,看的我都痴呆了。也曾信誓旦旦,也曾花前月下,青涩的我们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现在想来,是自己太过于任性了,把那一份纯真的爱情埋葬在了春天里,随着岁月的长河已经飘逝远去。

【记忆·清明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的记忆作文02-22

清明记忆作文10篇03-07

清明记忆作文(10篇)10-11

记忆的作文(经典)11-01

记忆的作文11-15

记忆作文12-09

记忆的作文【热】06-27

温暖的记忆作文06-26

珍藏的记忆作文07-03

【精选】童年的记忆作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