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作文

时间:2022-07-30 13:07:01 重阳节 我要投稿

【实用】重阳节作文锦集八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重阳节作文锦集八篇

重阳节作文 篇1

  重阳节前夕,我和几位新伙伴再次来到xx市xx,提前给老人带来真挚的节日祝福。想起中秋节前夕第一次来到xx,这次的xx之行觉得亲切许多。

  如果说上次的活动是我们给爷爷奶奶表演、爷爷奶奶只是观众的话,那这次爷爷奶奶就是主角、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活动一开始,我们和爷爷奶奶玩了一个“红绳结情”的游戏,看的出来,这个游戏成效很大,每位爷爷奶奶都参与进来,最终结成了一张很大的红绳网,就像社区一样,是一张无形的网——网住了所有的居民,大家在这张网中和睦相处。这个游戏把整个活动的气氛都都调动起来了,爷爷奶奶们热烈的笑脸让我们对下面的环节充满了信心。

  接着我们玩的游戏叫做“心有灵犀——你来比划我来猜”。让爷爷奶奶既动脑又动手,看着爷爷奶奶憨态可掬的比划和猜不出来的焦急模样,大伙都笑成了一团。最后的游戏是“击鼓传花”,虽然有些爷爷奶奶不愿意上台表演,但还是有几位积极的爷爷奶奶自告奋勇地上台来,有唱戏剧的,有唱红歌的,还有位阿姨热情地上台来跳舞,气氛相当热烈。不过这两个环节稍显不足的是,由于文化程度及语言因素,部分老人参与度不大,这也为我们今后的活动开展提供了经验。

  活动最后我们给爷爷奶奶们分发小礼品,爷爷奶奶们也是尽兴而归,短暂的欢聚也接近了尾声。这次活动值得肯定的地方是气氛比较热烈,这对鼓励老人参与很有帮助,但也有不足之处,游戏的设计不太适合高龄老人,这我们也会引以为戒,尽力克服,希望下次的活动能更完美些。

重阳节作文 篇2

  重阳节,一个传统的老人节,今天我们要做到“孝”,所为“孝”,也就是今天我们来孝敬老人。虽然我们是小孩子,有些事无法做到,但在今天,我们可以对爷爷奶奶说声“我很爱您”。

  今天下午,我去补习班下课了,同学们都被父母一一接走,而我却在寒风呼啸声中站着,等待着父母。。十分钟,二十分钟......来了,可我看见的却是一个苍碎的面孔,出现在这寒风呼啸声的天气之中。

  啊!是爷爷,爷爷来了,我能回家了,我既兴奋又感动。我兴奋,我能回家了,我脚下像踩着一朵幸福的云。但是,在这么寒冷的天气中,爷爷像一只顽强的小蚂蚁,顶着风,来接我,想到这儿,我脚下幸福的云变成了一朵乌云。

  在路上,爷爷缩着脖子,感到一股寒风迎面而来,但爷爷还是把外衣让我穿上,怕我着凉。我哭了,留下了幸福和感动的泪水。

  回到家放下书包,妞妞蹑蹑的来到爷爷奶奶面前,因为“我爱您”这三个字实在太难说出口了,但是最终我鼓起勇气说:“爷爷奶奶,我很爱您”。爷爷奶奶笑着说:“俺家鹏林懂事了,知道在重阳节和爷爷奶奶说声我在您,有了孝心,真棒!”此时,我知道爷爷奶奶的心一定像摸了蜜一样甜,像太阳一样温暖。

  忽然,风不在吼叫了,月亮像个玉盘一样挂在天上,星星也眨着它那双闪闪发光的小眼睛。我想到了爷爷奶奶对我的好,想到了爷爷奶奶对我做的点点滴滴。

  “孝”今天我做到了,“孝”今天爷爷奶奶感受到了。

  在今天,我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了爷爷奶奶对我的爱与希望,同时,我也相信爷爷奶奶也感受到了我永远爱他们,爱我亲爱的爷爷奶奶。

重阳节作文 篇3

  还记得儿时的敬老节,总会与父母亲一起拿着许多好吃的`、好玩的,然后去爷爷家。那时的我活泼好动,总喜欢拉着爷爷去玩。一个圆圆的弹珠,在长长的走廊中成为了我与爷爷的乐趣。我仍记得那个充满了欢笑的下午,那明媚的阳光,那承载着快乐的弹珠。

  一整天,我们爷俩都在不停的更换自己手中的赛车、遥控车,客厅里那张圆桌的一圈,成为了我与爷爷的赛车场,我将许多有趣的技巧交给了爷爷,怎么过弯、怎么超车……爷爷慈祥和蔼的脸上写满了认真,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中,快乐,在那张桌子下印证和承载。

  又是一个重阳节,时光过得飞快,一年一年中,爷爷显得更加苍老了,我愈发尊敬我的爷爷。我每年都想着不一样的玩法,让爷爷乐一乐,想挽留住那悄声无息溜走的时光。但天不如人意,一个厄运,降临在爷爷身上。

  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我们谁都没去爷爷家,各种补课班与种种原因,我只是遵照父母的安排,与爷爷打了一通电话,一些敷衍的嘘寒问暖。我被世间的种种所羁绊,已经一年都没见到爷爷了,而爷爷对我的爱,从未改变。爷爷明白我学业任务重,想为我分担却无能为力,于是,一个机器人出现在我的面前。父母不想让我为爷爷的琐事分心,如一堵墙,几乎隔绝了一切。爷爷的爱,就如一颗流星,落入我的心中。那天,爷爷电话中的一句话让我潸然泪下:“东东,你什么时候来看爷爷呀,爷爷想你了。”

重阳节作文 篇4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每当想起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阳》这一首横扫千古的名篇大作,不禁心生感慨:重阳节又到了。老人高兴,儿女高兴,小孩也高兴,好一派喜庆气氛。

  重阳节:节令名。阴历的九月十九,又叫重九。因为九是阳数,九月一个阳,九日一个阳,故名“重阳”,又叫敬老节,有登高的传统习俗。登高时,佩戴茱萸囊,据说可以避邪。

  重阳节对于老人来说,是一个高兴的节日。老人门可以结伴,手握金菊,前去登高。可重阳节对一些特殊的老人来说,又有着不一般的意义,故历代文人墨客,对重阳节大加吟诵,各抒感慨!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阳》,内容描写重阳节的战地风光,借景抒情,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并从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自然观或宇宙观作了形象的诗的揭示,是富有深刻哲理意蕴的。而对于一些煺役老军人来说,会勾起他们无限的回忆与遐想。抗战时期,他们是如此的风光,如此的英勇,充满了动力与奉献祖国的激情。可一年一度秋风劲,岁岁重阳,他们也老了!回忆当年,他们会感到无比欣慰与自豪。每到重阳,他们会为自己倍感骄傲。

  “每封佳节倍思亲’,有些儿女忙于事业,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和陪伴他们的父母亲,只有把他们送进养老院。可每到重阳节,儿女想父母,父母也思念儿女,想来想去,即使是节日,彼此也独自生悲,徒感寂寥。

  今逢重阳,而我们因该为这些饱受思念之苦的老人们做些什么呢?虽然我们是小孩,却也可以为他们做很多很多。我们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东西,去养老院慰问那些老人,陪他们一起过节,让他们不用感到孤独,还可以自编自演一些节目,与老爷爷老奶奶一起开心,一起快乐。这样,老人们不仅开心了,我们也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

  重阳节过了一年又一年,今又重阳,对老人们来说,他们一定会一起吟诵: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重阳节作文 篇5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唐代以前已有此糕点,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由于“糕”与“高”同音,寓意吉祥,作为节日礼品一直盛行不衰。

  今年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踏秋”,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出游赏景、登高望远、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都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传统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是重阳节为长辈孝敬一盒重阳糕,这一延续千百年的习俗,至今仍然活在上海人的生活中。

  因各地风俗不同,重阳糕的制作方法也因地而异。上海,自开埠之后就成了移民城市,五方杂处,中西交融。随着全国各地移民进入上海,重阳糕各式制法也流入上海,而一些沪上本地农家自治糕饼颇有风味。

  如今,除了沈大成、乔家栅、三阳泰、悦来芳等老字号食品店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重阳糕,郊区也有各具特色的农家自制糕点,在重阳节期间被用来馈赠亲友,如香糯软滑、松软香甜的松江叶榭软糕,甜不腻口、清香淡然的七宝农家糕,还有清香松口、糯而不粘的崇明糕。这些传统糕点的制作技艺因其独特的配方技艺和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深层意义被先后收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重阳节到来之际,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这些“舌尖上的非遗”项目合而为一,精心制作了“上海重阳糕新装礼盒”,传美食传统制作技艺,品海派精美糕点名品,融多种非遗创新元素,扬尊老敬老重阳美德。

重阳节作文 篇6

  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是老年人的节日,我决定今天孝敬一下亲爱的奶奶。

  晚饭刚吃过,我早就把洗脚盆和毛巾准备好了,准备给奶奶一个惊喜。这时奶奶走进来了,我立即把洗脚盆和毛巾端到奶奶面前说:“奶奶,我想为你洗脚。”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开心地说:“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孙女!”

  我先让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满满一盆热水,用手试试,水温差不多了。然后蹲下来悄悄地把奶奶的鞋子、袜子脱下来放在一边。“奶奶把脚放进来吧!我会好好服侍你的。”我开心地朝奶奶一笑。当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脚时,不禁心里一颤,原来奶奶的脚是那么粗糙。是啊,奶奶辛辛苦苦劳累了一辈子,到如今还要天天给我洗脚,我心里真是惭愧啊!我渐渐地把奶奶的脚洗了一遍,然后悄悄地按摩了一遍。我很仔细地对奶奶说:“奶奶,我以后天天给您洗脚。”奶奶开心地笑了。

重阳节作文 篇7

  重阳节文化迄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在西峡至今流传众多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重阳公主的传说。

  据《汉书》记载,东汉安帝年间,宫中身怀六甲的李娘娘受闫氏所害,逃至洛阳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阳店。恰在家历九月九日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阳女。李娘娘历尽艰辛,慢慢把重阳女养大成人。谁知一年秋天,此地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村里得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幸免。李娘娘临终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重阳女,并把安帝赠送的玉佩传给女儿,让她找机会状告闫氏,为她计回公道。李娘娘死后,重阳女到处拜师学艺,立志斩除瘟魔,为母报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精心传授剑法,并密告瘟魔的四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酒气,三怕刺激气味,四怕高声,让重阳女来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现时见机行事,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这天,重阳女组织附近的百姓登上云彩山,女的头上插红茱萸,茱萸果为红色,叶子散发出一种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现就齐声高喊:铲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见到红色,闻到酒气和怪味,听到喊声,缩成一团,重阳女一剑将瘟魔刺死。从此重阳店一带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此事传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来视察,见到了重阳女和玉佩,报知安帝。安帝召重阳女进京相见,父女拥抱大哭一场。后安帝贬黜闫氏,专门为李娘娘修了娘娘庙,封重阳女为重阳公主。安帝要留重阳女在宫中,重阳公主以母亲葬在重阳、逢节要去祭奠为由,执意回到重阳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后,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顺便把当地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传入宫中。

  重阳公主生在重阳,长在重阳,又在重阳结婚、生子,百岁而亡。当地群众为重阳公主修了重阳道观,年年重阳节前来朝拜。由于历史的的变迁特别是战乱的影响。汉安帝建的娘娘庙和重阳百姓为重阳公主修的重阳道观都已不复存在。但历史总会留下一些痕迹。

  距重阳镇10公里的西坪镇有一个皇后村。《西峡地名志》讲:相传,一皇后经此小憩,地以人传。这位皇后就是李娘娘。因李娘娘逃难时已身怀六甲,行动不便,曾在当地歇息。

  近年,我县重阳文化研究会又在重阳寺内发现几件实物证据。《西峡地名志》上说的后寺就是今天的重阳寺,该寺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炸毁,现残存一些瓦片、石碑等。其中一段庙脊瓦块上清晰可见恭李氏字样,这与传说中的李娘娘十分吻合。这有一段龙头瓦和凤尾瓦,古代一般称皇帝为龙,皇后和娘娘为凤。从这三件瓦的文字和图形推断,此寺在后来修建中可能为李娘娘专门修了一个殿,也可能此寺改成了娘娘庙。中国的道教、儒教和佛教是相通的。另一块是天子万年碑,这块碑的碑文大多都看不清了,但天子万年四个字清晰可辩。天子即君王、皇帝,皇帝才是真龙天子。天子万年碑是与皇帝有关。这位皇帝就是汉安帝,这与李娘娘生重阳公主的传说十分一致。由此可以推断,传说中汉安帝为纪念李娘娘,重修了重阳寺、娘娘庙是真实的,是有碑可证的。

重阳节作文 篇8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笔记中说“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的风筝。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始有纸制风筝,出现了“纸鸢”和“鹞子”的称谓。“风筝”之名的出现,据记是出现在五代,《询刍录》记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俗呼风筝。”唐以后,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间普及了。从这以后,风筝的形状已不局限于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风筝制作已成为一种十分精湛的手工艺术。

【重阳节作文】相关文章:

重阳节的传说的重阳节作文01-15

重阳节的作文07-22

重阳节日作文10-14

重阳节作文10-12

★重阳节的作文01-06

★重阳节作文01-06

重阳节的作文12-29

介绍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敬老作文01-10

重阳节作文900字:我的重阳节01-17

有关重阳节的作文:重阳节,不该淡忘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