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作文

时间:2023-05-03 19:49:21 中秋节 我要投稿

【精选】中秋节作文锦集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作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中秋节作文锦集9篇

中秋节作文 篇1

  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可惜,一大早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但这并不影响奶奶的情绪。她一早就把芋头倒入锅中,洒了一些黄糖,用勺子在锅中搅拌,水渐渐由白变黄。过了一会儿芋头好了,奶奶便叫我起床吃芋头。我一边吃,一边问奶奶为什么中秋节早上要吃芋头,奶奶说:“小孩子,问这么清楚干嘛,吃了你就明白。”我问的不明不白,只好把一碗芋头全部吃光。

  到了中午,妈妈从街上买回一些馄饨皮、肉和韭菜,妈妈把切好的韭菜和肉搅在一起,和成了馅。并端来一碗水,开始包馄饨。首先,他用手指轻轻沾了一点水,涂在馄饨皮的`四周,接着,用筷子夹了一点馅在馄饨皮裹了起来,就这样,一只小巧玲珑的馄饨包好了,爸爸把包好的馄饨一只一只放入锅里,过了一会儿,馄饨就好了。

  到了晚上,我们吃完晚饭后,雨也停了。爸爸把天香搬到门外,烧了起来,我一边吃月饼、赏月亮,一边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节真好,我真希望明年的中秋节快点到来。

中秋节作文 篇2

  嘿!你们知道今天事什么日子吗?今天就是“月圆、人团圆”的中秋节,中秋节可以说是大人小孩都开心的日子!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是国定假日哟!你想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你想了解最特别的中秋习俗吗?欢迎搭乘最酷最炫的“梦境探险机”一起去探险啰!走!

  咦?这里是哪里呀?嘿!这就是我们冒险的第一站,“跨越时空——中秋大探索”在这站我们可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喔!在元朝末年元顺帝时,住在汉人家中的鞑子仍像王爷一般的让汉人供养着,你知道什么是“鞑子”吗?“鞑子”就是指元朝的士兵?为什么他们会居住在汉人家中呢?当然是元顺帝下的命令啰!鞑子们百般欺凌汉人?汉人们终于忍无可忍了!于是他们决定在八月十五日(农历)这一天一举消灭元朝。

  八月十五日那天?许多汉人假扮成卖月饼的商人,而他们卖的月饼有分两种,一种是卖给蒙古人,里面的馅就跟一般的月饼相同;而另一种则是卖给汉人的,他的内馅就很特别啰!除了一般的馅以外,还附上一张纸条,纸上写着:“今夜起义,推翻鞑子。”就在酒足饭饱的秋夜,鞑子安安稳稳的做着美梦时,突然!“杀!”一阵叫喊声,原来是那些把家中供养的鞑子杀死后,杀到皇宫中的`汉人们;就这样靠着大家的努力终于把元朝给推翻了,于是后人就将这天定为“中秋节”。

  接着我们来到的是第二站——“就爱过中秋”。在这一站我们可知道中国一些省县的特别中秋习俗;首先我要介绍的是河北省河间县,当地的雨水非常特别,以秋为苦,中秋节若是下雨,当年的蔬菜味道一定不佳呢!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江苏省的苏州,在中秋节时当地人取促织虫相斗;在广东省各地中秋有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朝末年杀鞑的历史。中秋杀鞑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在剥玉头皮时,仍称为“剥鬼皮”呢!有趣吧!

  这次的时空冒险或梦境冒险,好玩吗?希望你们觉得有趣哟!

中秋节作文 篇3

  中秋之夜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备思亲”,谁都希望在中秋佳节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忙于工作,就有好几个中秋节都不能和我们一起度过。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晚上,我和妈妈回奶奶家过节。吃完团圆饭,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台赏月。 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弟弟看着这一轮高空中的明月,侧过脸俏皮地问:“姐姐,这是白银盘吗?”我听了这句话觉得好气又好笑,他一定是想起了我教他的古诗《古郎月行》,故意在卖弄呢。于是,我们冲着月亮大声朗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我俩边聊边津津有味地吃月饼,有五仁的、莲蓉的、叉烧的.……我最喜欢的还是双黄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夜已深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不知明年的中秋节会是怎样的呢?

中秋节作文 篇4

  中秋节简介: 起源: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别称: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习俗: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观潮、燃灯、猜谜、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中秋节的故事一: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

  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

  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

  “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

  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

  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

  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

  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

  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

  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节的故事二: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

  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

  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

  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

  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

  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

  “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

  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故事三: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作文 篇5

  晚上,我吃完饭,就和爸爸妈妈一块去阳台赏月。金灿灿晚霞好迷人呀,有点像一只也来赏月狼。我看着看着,这只狼慢慢变成了白狼,哈,原来是我等待已久月亮升起来了。

  我抬头仔细瞧着,一轮洁白无暇明月悬挂在点点闪烁夜空,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写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向青云端。”

  那月光多轻柔,犹如轻纱般撒向人间;那月亮多可爱,犹如白玉让我们欣赏;那夜空多美,在月亮衬托下,犹如人间仙境。你瞧,那月亮里灰暗影子,不正是传说中吴刚在桂花下乘凉吗?不远处,美丽嫦娥姐姐怀里正抱着一只惹人喜爱玉兔呢?

  想着,想着,我仿佛也走进了那神秘月亮广寒宫……

  吃着香甜月饼,赏着醉人圆月,想着诱人传说,心里有说不出喜悦:今年中秋节比往年好,今天月亮比往年更圆。

中秋节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决定回老家陪姥姥度过一个度过一个美好、祥和的中秋之夜。

  我们早早地吃过晚饭,大约走了四十分钟的路程,来到了姥姥家。

  一进姥姥家大院,一股月饼夹杂着水果香味扑面而来。只见姥姥家的庭院中摆了一张大桌子,桌子上面摆满了月饼、西瓜、香蕉、苹果和梨子。我们和姥姥寒暄过后,姥姥就点燃了一枝红蜡烛,拿了香点燃,一切准备就绪,姥姥面朝月亮祭拜,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这情景,非常好奇,此时的月亮格外的皎洁明亮,把它那柔和的月光洒向了大地,大地也好像穿了一件银白色的衬衫,我们也好像在银色的世界里徜徉。祭拜完月神以后,我们开始吃月饼赏月,一人一块,我们坐在月下,边聊边津津有味的吃着月饼,有五仁的、莲蓉的、蛋黄的。松软的月饼,多像今晚的月亮,圆圆的、甜甜的。

  看着这美好的`月亮,忽然一阵凉爽的晚风吹来,我感觉月亮似乎更加富有诗意,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浮现,我对爸爸妈妈说:“不如咱们一起比赛,看水知道的含“月”的诗句多,”大家一致响应。爸爸打头阵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妈妈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轮到我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家为我鼓掌,轮到不识字的姥姥时,她不懂诗句,给我们讲了嫦娥奔月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互相穿插的故事,引得我们哈哈大笑。仰望那轮明月,我感觉,它如同天空中镶嵌着一颗硕大的明珠,光泽艳丽,闪闪发光。

  不知不觉,中秋之夜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渡过了。但明月还像玉盘一样挂在天空。今年的中秋之夜,过得非常充实,让我终生难忘。

中秋节作文 篇7

  中秋节的晚上,忙碌了一天的我刚走到婆婆家的阳台,就感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扑面而来,迎着朗朗的笑声和满桌的菜香,我笑容满面的对着大家说中秋节快乐!忙碌的婆婆急急得把我按在椅子上,说我上了一天班辛苦,让我快点吃,开心地享受着婆婆的疼爱,享受着婆媳情.。

  十个人围坐一桌,老人们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夸耀着儿子媳妇的孝顺,孙子孙女的懂事可爱,牵挂着他们上大学未归的大孙子,小酌那醇厚的美酒,满足着家人安好幸福平淡的美好生活。我们则说着身边的奇人乐事逗大家开心,吃过饭小侄女提着月饼搬个小凳和她的小朋小友去所谓的赏月,婆婆问什么是赏月,我们告诉她带着感情,带着想法带着思想去看月那便是赏,婆婆解嘲的笑了,说了半天不还是个看月吗?小侄女连珠炮似的说了一大串,月亮上有寂寞的嫦娥,洁白的玉兔,飘香的桂花还有捣药的吴刚。然后机敏的消失在大家的视野里。

  儿时的中秋是对美食的渴望和对神话传说的确信和向往。那时看月关心的是它的亮度和神秘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尽的遐思憧憬,中秋夜最快乐的便是在明亮的月光下口袋里装着各种好吃的,和小伙伴们追逐着,玩闹着,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飞向那广寒宫去见美丽善良的嫦娥姐姐。现在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月饼仅仅成了节日的象征,今日看月她如一个睿智的老者,穿越了千万年的岁月,有着洞察万物的沉浮,感叹人生的短暂,明月的永恒,猜想今月曾经照古人以及古人在此月下的心境。和老公漫步在洒满银白的.花间小道,看那三五成群的赏月着,个个看着都那么的和蔼可亲,幸福在脸上洋溢着,笑声在人群的传递着,多么和谐的一幅中秋月夜画,月的圆缺无关乎喜或悲,愁与乐,她告诉人们月盈则亏,告诉人们及时释放心中的满,腾出爱的空间,爱自己爱家人,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月缺是画,月圆是诗!坦然的面对人生的圆与缺。

  牵着老公的手,陶醉在一年之中最明亮的月光里,给他出了个我上高中时老师出的一个有关中秋的上联,天上月圆,地上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看他绞尽脑汁也没对出个所以然,就笑着告诉他答案是有关除夕的,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笑声洒满了我们走过的路,一抬头我们到家了!

中秋节作文 篇8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又快到了今年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亲人团聚的节日,各地也有着祭月、拜月、赏月、走月亮、请月姑、吃月饼等各种节俗。

  对于军中男儿来说,更是渴望着月圆之时能与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然而,我从军多年,还没能回乡与亲人过一次中秋节。

  在我的安徽农村老家,人们对过中秋节特别看重。节前,凡是在外地谋生或近处打工的乡民,大都赶回家与亲人欢聚。即使是再穷的人家,中秋夜都要摆上一桌丰盛的酒席以贺吉祥,热闹劲儿就甭提了。

  小时候,我家很穷,每过中秋节,爹都扛着一袋粮食到集镇上兑些月饼、烧酒和猪肉。菜是自家园子里种的,不用买。往往是天还没黑,爹便在院子里摆上一张桌儿,娘在厨房里忙碌,我们兄妹几个人围在小桌旁,馋巴巴地等着灶房里的娘。当月亮爬上树梢的时候,娘也就做好了饭菜。她先把那圆圆的大月饼用刀切成若干个方块,用盘子端上来,一家人沐浴着月光,说笑着开始了中秋晚餐。

  我记得,每每此时,平日不苟言笑的.爹也露出了少有的笑脸,他惬意得眼睛眯成一条逢,“滋滋”地喝着酒,话也比平时多了。娘则是舒心地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并不停地往我们碗里挟菜,小院里洋溢着融融的亲情。这时,娘总会自言自语:“要是每年的中秋节都能像这样团聚该多好,我们不图啥荣华富贵,只要一家老小平安就好!”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18岁那年,我入伍到了北方军营。身在他乡,每到过中秋节的时候,大都是给家里写封问候的信,寄点钱让弟弟给父母代买些月饼以示孝心。然而,每年的中秋节晚宴,父母总会空出位子,还摆上碗筷,倒满水酒。我理解爹娘的心,他们在以独特的方式思念着远方的子孙!

  如今,身在北方军营,每到中秋之夜,我都倍感思乡,时常一个人漫步在军营赏月。北方纬度高,月亮也格外透明皎洁,而故乡的月亮轮廓却不是那样清晰,月亮柔柔地挂在天上,时常有云彩罩住它,因此,给人一种“月朦胧,鸟朦胧”的内涵之美。但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中秋的月夜都是那么迷人。

  噢,故乡,在这迷人的中秋之夜,我这远方的游子在深深地思念着你啊!

  噢,爹娘,在这迷人的中秋之夜,您的儿子托月寄情,请接受这份千里之外的祝福吧

中秋节作文 篇9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亦称“团圆节”、“八月节”、“仲秋节”等。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族。因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故名“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及整个“三秋”之中,故名“中秋”。中秋之夜的月亮最圆最亮,民间以合家团聚赏月为过节的主要内容,并视天上圆月为人间团圆的象征,所以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来历,众说纷纷,流传最广的便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故事“版本”也各有不同。比如有一种说法称:相传,美丽贤惠的嫦娥,是为解民倒悬而奋力射下九颗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他们相亲相爱,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有一次,后羿在射猎途中与仙人相遇,得到仙人馈赠一包不死之药,他回到家中,就交给嫦娥保存。此事被跟从后羿习学射箭的徒弟逢蒙得知,便蓄谋夺为己有。这一年的八月十五,逢蒙乘后羿带领弟子出外射猎之机,闯进后羿家中,翻箱倒柜四处查找,威逼嫦娥交出不死之药。嫦娥迫不得已,乘其不备,将药吞于口中,忽然,觉得自己身轻如燕,冉冉向上升起,直上云天。人们传说她上天宫之后,玉皇大帝将她封为仙女,并将月亮里的宫殿“广寒宫”赐给她居住。后羿归家得知此事,十分思念嫦娥。夜晚,他就在庭院中摆放供果,向高挂天空的一轮明月顶礼叩拜,遥祭妻子,盼望夫妻团圆。乡亲们怜悯后羿的不幸遭遇,亦纷纷摆桌供果,遥祝他们团圆。此后,人们年年在农历八月十五的夜间,举行拜月、赏月活动,企盼合家团圆。世代相沿遂成习俗。

  其实,嫦娥奔月的故事,只是为中秋节习俗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神话色彩。在民俗学界,一般都认为这个节日的原始基础是先民对月亮的自然崇拜。大约到了周代,这种崇拜开始岁时化,《周礼籥章》记“中春……迎暑,中秋迎寒”,就是有关“中秋”概念的最早文字记载,其具体形式则是在夜里击鼓并望月而祭。此外,《礼记》中也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的讲法,这里的“春朝日”,即指在春天要举行祭太阳的礼仪,“秋夕月”,即指在秋天要举行拜月亮的礼仪。可见早在秦汉以前,古代帝王就已经有了中秋拜月的礼制,而有关嫦娥奔月故事的'文字记载,却是在汉朝建国后才出现的。可惜汉代的中秋祭月之实际情形,史料阙如。两汉魏晋以后,中秋拜月、赏月逐渐流行于民间,已具节日的雏形。至唐宋年间,人们因八月为秋季三个月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为该月中间的一日,于是就将这一天定名为“中秋节”,此后,它作为汉族传统节日,一直流行于全国各地,历久不衰。

  潮汕的中秋节,民间习俗除传统的拜月、赏月、吃月饼外,还有剥芋、烧塔、观神等内容。

【中秋节作文】相关文章:

中秋节作文:中秋节11-27

中秋节作文|关于中秋节的作文11-11

中秋节作文-又到中秋节05-31

中秋节作文:快乐的中秋节11-27

中秋节作文:快乐中秋节11-21

中秋节作文《中秋节赏月》03-13

中秋节作文:中秋节畅想03-14

中秋节赏月中秋节作文12-21

中秋节和中秋节的月饼作文03-09

中秋节作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