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的作文

时间:2024-03-10 13:56:08 同学 我要投稿

同学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同学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同学的作文

同学的作文 篇1

  我们班上有一个生性调皮,热爱劳动,是跑步健将,有事偶尔被老师表扬的调皮蛋。

  他中等身材,很瘦,总喜欢穿阿迪达斯和耐克的衣服、裤子和鞋。

  有一次在宿舍里,已经关灯了,林琪桦闲着没事干,就说:“现在无聊死了,我们来比赛打隔吧!”这打嗝可是林琪桦“精心研制”出来的杰作。只见他咽一口口水,接着吸气,然后吐气的时候“啊”一声。全班加上他只有三个人会这样打嗝。“来就来,谁怕谁啊!”盛星烨有点嚣张地说。接着,又冒出了陶明淏的声音:“好啊,比赛打嗝也不叫我一声!”这三人都是打嗝高手。突然,林琪桦:“A”的一声打破了他们的.休息状态。盛星烨:“B”的一声紧跟着林林琪桦的声音。陶明淏不甘示弱地:“C“一声紧跟着盛星烨的一声。到后来,他们没有顺序了,自己在哪儿“E、F、G、H、I……”搞笑的在后面。不一会儿,阿姨来了,盛星烨小声地说:“阿姨来了!”陶明淏听见了,立刻停止打嗝,盛星烨也是。阿姨走到门前的时候,宿舍里只有林琪桦还在:“L、M、N、O、P……”阿姨生气地说:“林琪桦,你还要不要睡了?不要睡给我站在一楼!”林琪桦马上安静了。阿姨一走,我们都笑了,因为林琪桦莫名奇妙地当了一回‘替罪羊’。

  林琪桦还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有一次,我和林琪桦拖地,按照尤老师的规定,教师要拖两遍。这天一遍拖完我有点不想拖了。他懊恼地说:“噢,一起拖完了就好了啊,省得再被尤老师批评。”我听了他的话,认真拖完教室,教室地面很干净,谁看得都舒服。洗完拖把我们又专心地拖完了走廊,林琪桦为了让我跟他一起拖而不想让我离开,他就拖三分之二左右的地,把三分之一左右的地让我拖,还说不求速度,只求质量。结果每天专门负责学校卫生的一个阿姨还表扬我们呢!

  他的学习也在进步。语文课上周老师一见林琪桦好就表扬他;数学作业A本对我来说蛮难的一次作业他竟然能全对;宿舍里的表现也有所进步,不像以前很难管理他。

  这说明林琪桦可以从一个比较差的孩子变成一个好孩子,关键看他的自我控制力。如果他能克制自己,一定是一个好孩子。

同学的作文 篇2

  大学,承载了太多我对未来的遐想与希冀。我无法不为了它而拼搏。

  作为一个经历过一次高考的人来说,太多东西已经变得不一样了。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再那么的为所欲为了,觉得自己不再是个孩子,却又变得像个孩子一样听话。曾经的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无助与迷茫充斥着内心。我无法理智的`做出选择。我怕,怕我会选择一条错误的不归路。

  是一瞬间,我彻底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我选择了重新踏上走向大学的道路。失败,是我成长路上的一个对手,是他激励我跨过了一道道砍。落榜,只是更加坚定了我征服他的信心罢了。我相信我的坚持总有一天会化为回报赐予我坎坷的人生,使我发光发亮。

  高考,像一场赛车比赛,处处是障碍,处处是对手。作为一名参赛者,必须有必胜的决心和不灭的耐心,才能冲破障碍,打败对手,才能在众多的佼佼者中脱颖而出。

  为了我们共同的大学梦,我们付出了汗水,我们留下了泪水。让我们用汗水与泪水来编织我们人生美丽的衣织,展现我们华丽的人生吧。

同学的作文 篇3

  我们班上有位“武则天”,其实她是咱班班长,姓陈。大家都叫她“武则天”。“武则天”长得高高瘦瘦的,扎着马尾辫。“武则天”可会管理“朝廷”,总把“朝廷”管得井井有条。记得有一次:

  有一天,午休,我早早地来到“朝廷”,“朝廷”正在开娱乐会,有的空投垃圾,有的.踩在椅子上耀武扬威。“啦啦队”的加油声更是一声比一声响!简直可以传到千里之外。就在这时,“武则天”来了,她听见吵闹声,五官皱在了一起,生气极了,快速地抽出“尚方宝剑”,往讲台狠狠地敲了几下,现出“龙威”,怒吼道:“再吵!再吵今天留下扫地!”同学们好比老鼠见了猫,害怕极了,抢着回到座位,认真看书。我虽是“左右宰相”之一,但心里暗暗惊叹:“天哪!别看‘武则天’是个女的,但怒了真不是盖的。”

  这时,一位“大臣”举报了同桌,同桌一连冤枉的表情,马上站起来喊冤:“没有!是他先跟我讲的!”“一起记!”“武则天”斩钉截铁地说。“为什么?”同桌一脸的不满了,把音量调大了。“武则天”又展龙威了,狠狠地敲了一下讲台,随即站了起来,手一抖不抖地指着同桌,对着同桌怒吼:“一个巴掌拍不响,他叫你讲话你就讲话?”脸上显出了许多不满和一些威严。这句话说得同桌哑口无言,只好招了。我和另一个“宰相”忙劝到:“‘武则天’息怒啊!”“武则天”气有点消了,平静地说:“退下吧!”

  我们的“武则天”还有许多经典战功,使我们众人都很敬佩她。

同学的作文 篇4

  流年似水,时光如梭。屈指数来,我离开北京钢校已经19年了。19年来,不论是在求职屡屡碰壁,孤寂、无助的涉世之初,还是在事业小有所成、心有所依的今天,始终割舍不了的就是那份浓浓的思校之情。不止一次梦想着又踏上了母校那片曾经洒满青春记忆的热土,又回到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家。教学主楼教室、三叉楼宿舍、西操场,还有严父慈母般的老师,情同手足的同学------一切是那样的真实、清晰,却又那样的遥远。十几年来,我也曾经几次到北京出差,总想着到母校转转,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如愿。坐在开往家乡方向的火车上,望着车窗外渐行渐远直至模糊的北京城,我黯然神伤,难道此生就真的没有机会回母校寻梦了?

  悄无声息中,喜讯接踵而至。三个月前的一天,我接到北京的吴凡同学给我打来的电话,她说,5月17日母校将举行93级同学会,问我能否参加。如此难得的机会岂能错过?尽管我无法预料5月17日是否有空,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几天后,我又接到同城王凯华同学打来的电话,得知“5·17同学会”外拍小组即将来济宁取景拍片,我们笑言一定要当好“东道主”。幸福的涟漪在我的心里荡漾开去。

  3月22日一大早,从济宁各地风尘仆仆赶来的近10位钢校93级毕业生齐聚济宁太白湖景区,静候外拍小组同学的到来。十时许,当头戴太阳帽、同学会“大导演”金娜同学以及同学会“策划人”徐学军从轿车里走下来时,我们相互拥抱、握手。谁也没有想到,17年后,我们这些从钢校走出来的学子竟然在千里之外的济宁相聚。一遍又一遍地翻着当年在学校拍摄的老照片,在镜头里尽情地诉说着对母校的牵挂和对同学的思念------作为同学会的“前奏曲”竟然这般美妙,对于即将到来的重头戏——“5·17同学会”,我更是充满期待。

  从那天起,我竟然像小孩天天盼着过年一样盼望着5月1日的到来。现实有时就是那样的无奈。刚刚步入5月,我单位产品订单满天飞,员工不得不白天晚上“连轴转”,就连行管人员都“下放”到车间帮忙去了,更不用说请假了。办公桌上的日历一页接着一页被无情地撕掉,我的心沉了又沉。期盼了多年的回“家”梦难道就这样灰飞烟灭?我心有不甘。5月14日,我硬着头皮向总经理请假,万万没想到他竟然十分爽快地同意了。笼罩在心头多日的阴霾一扫而光。窗外,阳光灿烂。时至今日,总经理的话依然在我耳边回荡:“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错过了,或许就没有下次了,我实在是不忍心拒绝你。”

  5月16日上午11时,我们5人搭乘“专用”豪华中巴车开始了圆梦之旅。汽车在高速路上风驰电掣,我们的心却早就飞到了母校。当时,最忙的要数手机了。先是班长赵慧娟发来短信,说是我们到京后,要为我们接风洗尘。接着同桌杨万玉又打来电话,晚上咱班同学在学校附近小聚,一定要参加哦!没想到,十几年没见,我们竟然成了“抢手货”。陈延新则是通过手机视频向北京的同学一一介绍我们的情况,看来他们已经迫不及待了,只好“先睹为快”。

  5月17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早上8时许,当我们几人风风火火地赶到母校北门时,许多身穿天蓝色“同学会”纪念衫的同学早就聚集在食堂旁。岁月是个雕刻家,经过17年的洗涤,当年懵懂、青涩的少年如今都已成为成熟、自信的三十七八岁的准中年。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情同手足的同学情。它像一坛美酒愈久愈醇。我们一一握手,尽情相拥,回忆起当年的趣闻趣事,脸上荡漾着幸福。当然,变化最大的要数我们的学校了。一排排高楼大厦见缝插针地拔地而起,原来略显空旷的校园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我们搜索所有的记忆,却一时难以还原它原本的模样。这不是小卖部的地方吗?怎么成了篮球场?这不是当年国庆节观看烟花的东操场吗?怎么竖起了7层高楼?三叉楼宿舍不是当年学校最高的建筑吗?怎么成了“小不点”?大家叽叽喳喳、议论纷纷。为学校的巨变感到自豪。

  上午十时许,学校礼堂里,座无虚席。我们惊喜地发现两位“大腕”级人物也前来捧场。他们分别是79岁高龄的赵校长和80岁,德高望重的周其庚老师。赵校长依然风度翩翩不减当年。巧合的是,我们毕业那年也是他光荣退休之年。更让人感动的是周老师为了参加这次同学会,不顾身体的劳累,特地乘坐飞机从遥远的广西赶来。可见这次同学会在他的'心中有多重要!

  在热烈的掌声中,久违的“班会”开始了,按照当年上学时“冶、压、建、自、机”的顺序,各班班长点名,同学答到,接受学校领导、班主任以及老师的“检阅”。由于种种原因,原来的老师大都离开了学校,但谈起当年和我们一起度过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依然感慨万千。他们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母校,那种情感无以言表。冶93班同学演唱的歌曲《男儿当自强》又把我们带到了17年前。当时的冶93班清一色的男子汉,管理起来让人头疼。上课时往往“睡倒一大片”,下了课却精神头十足。由于纪律涣散,在学校各项评比考核中经常拖年级后退。周燕老师大学毕业后担任冶93班班主任,严加管理,凭着不服输的劲头,硬是把一盘散沙的冶93班打造成钢校首屈一指的“明星班”。也正是像周燕老师这样的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和谆谆教诲,我们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功。经过17年的历练和打拼,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和骨干力量。金娜、赵慧娟,毕业后“留守”北京,自主创业,如今成绩骄人;于娟、裴久丽成了受人尊敬的老师,教书育人;陈延新、邵常虹扎根乡镇政府,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吴岩、倪鹏成为当地知名企业的部门领导------如果说,当年踏出门的我们是一块略有瑕疵、可以雕琢的铁的话,经过社会这个大熔炉的千锤百炼,如今我们已经成为晶莹剔透、铮铮筋骨的钢。

  在下午举行的联欢会上,特地播放了李文瑞老师在当年联欢晚会上翩翩起舞的短片。遗憾的是,他再也无法见到我们了,他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他是那样热爱他的职业,热爱他的学生。由于李老师是教舞蹈的,平时不爱动的我很少与他有过交集。但有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记得在一次学生党员发展大会上,李老师特地给我们发来“贺信”,他在信中说,真羡慕你们这么小年纪就入了党,他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在当时,好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奇葩,胖胖的身材,很难想象他是一名“舞者”,粗粗的大腿却总爱穿着极不搭配的紧身裤。他为人热情却快言快语,谁的舞姿不到位,他会毫不留情地批评。正是由于他的严格要求,他编排的舞蹈多次在北京市各类比赛中获奖。据说,他从学校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免费教社区的老年人跳舞,尤为可贵的是,他倾其所有,资助数十个山区的孩子上学。他的高风亮节永远值得我们学校。

  时过境迁,北京钢校已不复存在了,但首钢工学院、首钢技师学院的领导没有忘记我们。由于他们不遗余力的支持,我们才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正是由于他们的大力配合,我们的班会、联欢会、聚餐等活动才能搞得有声有色,我们的同学会才能取得圆满成功。

  我多么希望,不久的将来再来母校寻梦;我多么希望,有空常回“家 ” 看看。

【同学的作文】相关文章:

古怪的同学作文-同学作文01-25

同学之间作文-同学作文01-11

新同学作文 - 体裁同学作文01-28

同学录作文-同学作文01-25

感谢同学作文 - 体裁同学作文01-25

依依同学情作文-同学作文01-25

同学与同学之间作文09-12

关于同学的作文:新同学09-24

同学关系的作文同学关系的作文10-21

同学的作文[精选]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