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昌恩梓教授活动课有感的作文

时间:2022-10-30 00:18:40 活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听昌恩梓教授活动课有感的作文

  一堂轻松而引人入胜的实践活动课正在调兵山市素质教育实践学校一个科技活动教室进行着……

听昌恩梓教授活动课有感的作文

  调兵山市第九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频频举起小手等待沈阳大学昌恩梓教授点到自己。

  昌教授就是我们这一堂课的教学主人公,他温暖而亲切,声音不高但每一句话却一字不落地飞进孩子们的耳朵里,烙在孩子们的心坎里。

  听完昌教授的课,感触很深,有几组词迅速蹦出来。

  一、轻松VS 浓烈

  昌教授一个小时的课给我最大感受就是教者自如轻松,学者兴趣浓烈。昌教授开课就拿来了一个会腾云架雾的猪八戒挑起学生的兴趣,而它将是作为这一堂课里表现最好学生的奖励,这种“诱惑”把学生的专注力瞬间拉向自己。真正的活动任务在学生的万分关注下露出水面——一个扇叶风车式灯罩,看似普通,放在一个热水杯上它却神奇的转起来。“它为什么会转呢,猜猜里面有什么?”昌教授的一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立刻开始想,“有电,有闹钟的发条……”学生们窃窃私语,想法一个个的冒出来。

  二、神秘VS 明确

  学生们带着重重的疑问,来做这个可以旋转的风车式灯罩,时刻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静止的它为什么在装有热水的杯上不断的旋转?在学生成功地完成任务后,昌教授明确其源于空气热动力学原理:在同等条件下,热空气总是比冷空气更重,于是不断产生的热空气就不断从风车罩的上部沉降到下部,冷却后又回到上部,如此反复,推动了其旋转。他不忘联系生活实际,用浅显的语言告诉学生们飞机飞行就是利用了空气动力学。

  三、极静VS 速动

  昌教授教学同时注重了学生听的状态,要求听任务目标时学生的极静,对比学生完成目标操作时的速动,令知行统一,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们在实践中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体验和师者的赞扬。只有明确目标,放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尝到甜头,他们才有行动力。

  昌教授最大的教学魅力在于他利用了他大量的小创造物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更让学生对科学充满遐想;他不吝惜语言的鞭策与鼓励,让他们爱上自己的生活,他们才会对生活中的一切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才能让他们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我们现在的知识大多停留在量变上,也就是积累的知识越多我们就说这个人越才华横溢。其实记忆的再多也只是量变,只有内化知识,创造新的才能称为智慧。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质疑,解疑,创新,感悟,引爆他们的兴趣,点亮他们的智慧。

  让我们像昌教授一样在课堂上大胆鼓励孩子们质疑,探究,切实把创新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不是一潭死水,而变成股股涌动的源头活水。

【听昌恩梓教授活动课有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听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11-02

父母恩作文02-09

感悟父母恩作文02-14

浓浓父母恩作文07-20

家乡的东昌湖作文09-03

游安昌古镇作文12-12

极地海昌海洋世界作文11-07

(经典)感悟父母恩作文6篇01-17

养儿方知父母恩作文12-03

不忘父母养育恩的作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