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油烙饼》读后感

时间:2023-03-07 16:43:2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油烙饼》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油烙饼》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油烙饼》读后感

《黄油烙饼》读后感1

  黄油烙饼的作家是汪曾祺,本文写了萧胜父亲与母亲的工作都不固定,萧胜进八岁了,这些年一直由奶奶照顾,奶奶那儿吃的好点,可最后也不行了,没吃的了,小米面饼也有糠了!

  萧胜父亲去年冬天回来看奶奶,带来了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萧胜父亲说黄油是牛奶炼的.,很营养,叫奶奶抹饼吃。奶奶借了锅煮了土豆给萧胜吃,口蘑过年时打一次,黄油就放在躺柜上,时不时拿出来擦擦。

  最后,奶奶身体不好了,还是早起去食堂打有糠的小米饼子,自己就掰半块吃了,其余的都给萧胜,每天这样,她最终因为把吃的都给萧胜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最后,浑身都肿了,等萧胜父亲赶回来,奶奶已经咽了气。……

  从中,我感受到奶奶对萧胜的关心和照顾,奶奶为了让萧胜吃饱睡好,自己省吃俭用,就是爸爸给她的黄油,都舍不得吃,留给了萧胜,奶奶对萧胜付出了全部,把营养的东西都留给了萧胜,最后奶奶自己饿死了。文中最让我感动的画面:当萧胜妈妈用奶奶的黄油做黄油烙饼给萧胜吃的时候,萧胜都会哭,一边吃一边哭。而文末结尾的这句话:“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的咸的。”更是令我落泪。

《黄油烙饼》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汪曾祺老先生的文章:《黄油烙饼》。内容讲述了一个名叫萧胜的小男孩跟随奶奶在家乡以及后来跟随爸爸妈妈在马铃薯研究站生活的经历。

  整篇文章,语言看似苍白,作者好像不带丝毫感情色彩,唯一让我们感动的是奶奶对萧胜无私的爱和萧胜对奶奶的思念,但如果仅仅只是停留于此则显得肤浅。因为“奶奶是饿死的”,作者借由一个七、八岁男孩的口痛斥了那个缺衣衣少食的年代。由此我们终于明白作者在文章里详细描写食物变化的良苦用心。先是小米面饼子、萝卜白菜……后来,办了公共食堂,食物真不赖,人也胖了,猪也肥了;后来就不行了,还是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再后来饼子里都掺了假。

  作者还特写了三级干部会,干部在南食堂,吃的是羊肉、炖肉米饭、黄油烙饼;社员在北食堂,吃的是红高梁饼子,甜菜叶子汤。妈妈看不过去,拿出平常不舍得吃的黄油擀了两张黄油面饼,萧胜吃着就哭了起来,黄油烙饼是甜的,泪是咸的。作者用简短、平淡的'语言鞭挞了特殊年代里强权社会下的不公,表达了对那些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民的深深的同情。

  至此,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作者以《黄油烙饼》作为标题的内在含义。

【《黄油烙饼》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黄油烙饼的阅读答案02-17

关于黄油的优秀作文03-24

奶奶的烙饼作文01-21

烙饼周记11-29

月亮是个大烙饼作文12-11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02-10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6篇04-08

一块烙饼叙事作文12-03

烙饼作文600字合集6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