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作文:评新型的师生关系

时间:2021-02-26 19:52:32 [第一单元]作点辩证分析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作文:评新型的师生关系

  导语:师生关系是校园里的永恒话题之一,当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请谈谈你的看法。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作文:评新型的师生关系

  【篇一:评新型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校园是我们学生每天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像海绵一样吸取着知识的养分;老师像园丁一样辛勤地耕耘着。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希望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内学习和教授知识。因此,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同学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同学,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同样也需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才能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更需要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不能有作弊的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另一方面,构建和谐校园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学风、良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良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吸引个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以此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一个和谐的校园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篇二:评新型的师生关系】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了解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知道的事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很多老师都感叹:“现在的老师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的确,“私塾”时代早已成为历史,那种“填鸭式”的教育也早已过时,教与学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曾听一位老师这样说过,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碗水。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善于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这样才会教出更优秀的学生。现在的老师更要想办法如何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教一些理论知识。从这一点上看,现在的老师还真是不太好当。

  当代新的`师生关系中,还有一点就是“亦师亦友”。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不摆架子,这当然是我们学生渴望的。但是,老师毕竟是老师,做学生的首先要尊重老师。我听过这样一件事:某大学生在毕业聚会上,喝酒喝得兴起,想给老师开个玩笑,竟把同样喝醉的老师的衣服脱光,拍了照片,还传到网上,结果可想而知。开出这样的“玩笑”,还能说老师和学生是朋友吗?对老师连最基本的尊敬都没有了,甚至近于羞辱,那些大学生当时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那位老师后来说,以后工作上还是会像以前一样,只是绝不会用真心对待任何一位学生了。这话听起来多么寒心!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的不尊重也比较常见。从幼儿园到高中,老师对学生的变相体罚在全国都时有发生。有的老师因为学生违反纪律,竟在学生脸上刻字!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在引起大家震惊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这样的人也配当老师?以至于想到教师资格准入机制的问题,这当然是后话了。

  在我听到的例子中,最让我羡慕的则是于丹教授和她的学生们。于丹教授就是和学生们做好朋友,不摆老师架子,主动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每个学生,让学生们感到温暖、信赖。正因为如此,于丹教授才成为受学生尊敬、爱戴、喜欢的好老师、“大朋友”。记得有一次于丹教授和学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大家去公园玩,于丹教授竟第一个爬上了树,突然发现工作人员过来说不准爬树,把学生里一个长得比较老的男生当成老师训了一顿,却没发现一直躲在树上不敢出声的于丹教授!那位男生倒也没有“供出”自己的老师,这么“铁”的关系真是让人感动。

  现在的师生关系比过去要复杂得多,也微妙得多。但我坚信,有一点是始终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纪连海老师对这句话的理解很深刻,他说,“传道”放第一位,就是说老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一千年前的韩愈都能总结出这样的道理,更何况今天,学生们早已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来获取知识,而所谓“道”,则是需要由老师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所谓“德才兼备”,“德”字在前,也说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以道德为先的。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老师和学生其实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自我提升。老师要用爱心来对待学生,同时,学生应当保持对老师的尊重,把老师当做知心朋友。老师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这就是我从当代新型师生关系中得到的结论。

  【篇三:评新型的师生关系】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名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选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原句是这样的: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哪一样做到了呢?这本是孔子的一句自谦的话,但时隔两千七百多年的今天,世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仍旧对它推崇备至,赋予了它新的时代意义,那就是: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那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不感到疲倦。

  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来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深意呢?我想,首先要做到“学而不厌”吧,因为:

  第一,我们都知道,现在知识信息的递增是以瞬息万变来定义的,作为知识的传递者——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我们不能总抱着自己原有的那一桶水不放,而是要在你那一桶水里不断注入新的水流,让它长流长新,不能让它成为死水,因此,我们必需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智慧,只有不断学习,也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第二,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假如你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是很无奈的事情,是件用于应付某些任务的事,厌倦在所难免,又怎能学的下去呢?我想,孔老先生在说这句话时,大概也是深知“学而不厌”是极其不易的吧。只有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当作生命的必须,你才会心甘情愿地学习,主动地学习,并且能在学习中享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和幸福。

  第三,学习还应该掌握好的方法。会学习的人总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不会学习的人则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尤其是现在已经进入信息社会,获取知识的渠道有许多,信息量巨大,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并且获得信息后又能及时进行整合加工,变成自身素质的一部分,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而不厌”,不断探索,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拥有更丰富的知识,也就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了。

  第四,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希望学生“学而不厌”,首先教师要“学而不厌”。“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老师,其学生也必然会继承老师的传统养成善学善思的习惯,要是教师厌倦了学习,学生又怎会热爱学习?

  所以,做教师就要“学而不厌”。

  那么,又该如何理解“诲人不倦”呢?我觉得用乐教和善教去诠释比较合适。

  从字面上看“倦”字,可以理解为身体的疲惫和劳累,而引申到心理层面上则可以解释为倦怠、厌烦,那什么样的教师才会“不倦”呢?

  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做到“诲人不倦”,只有在“学而不厌”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诲人不倦”,这就是“乐教”。没有前面“学”的基础,就不可能有不倦的“诲”,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能做到“诲人不倦”的,否则的话,“诲”也只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没有趣味、没有创新了,这样的“诲”自然也不会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是只把学生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更不会关注学生的心灵、人格、健康了,这样的“诲”甚至可能会误人子弟、害了学生呢,当然也就谈不上“善教”了。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作文:评新型的师生关系】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作文:说平凡04-13

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作文:我的同学04-13

高中语文必修6第一单元作文:关于勤奋04-15

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作文:同学眼中的我04-13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作文:对鲁迅的认识04-13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触动我心灵的事07-25

高中语文必修6第一单元作文:有志者事竟成04-15

高中语文必修5第五单元作文:守望04-15

高中语文必修6第一单元作文:功夫不负有心人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