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5-02 编辑:文洁

  导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是一场人生的悲剧,是一个人生的寓言,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叹息。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古典诗文,感受“知音”之情。

  教学重点:读懂内容,积累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知音”之情

  设计理念:注重自读自悟。读得充分,读得投入,读得入情,读出文章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课前齐诵:诗意学校的孩子爱诗词,课前就让我们一起来诵读有关山水的诗句吧——

  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王之涣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李白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陶渊明

  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

  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看到的这幅图叫——“伯牙鼓琴图”。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一身长袍,羽扇纶巾,他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这位凝神听琴的,青布包头,两截布衫,他是楚国的一个打柴樵夫——钟子期(板书)。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他俩的一个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题目叫——(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追溯“绝”的金文写法(课件出示),理解“绝弦”的意思。

  师:一根不剩,这就表明他绝不再弹琴了。现代汉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譬如:两个人从此不再交往了,叫做——(生:绝交),作家、画家、书法家不再创作了,叫——(封笔),电影演员从此不再演电影了,叫——(息影),所以,不再弹琴了,叫——(生:绝弦)。

  师:理解了意思,我们再读课题。(生读题)

  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1、出示画好停顿线的原文,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节奏,感受韵味

  2、老师范读。

  3、指名读古文。

  4、全班同学齐读,老师指点。

  师: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语气词后面延长、停顿一下,一咏三叹,颇有音乐美,我们来试一试。

  5、小组合作:结合注释,读懂故事;汇报朗读,说大意;重点体会四个“善”字。

  6、小组汇报

  三、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师:我们一遍一遍地读课文,读到这,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伯牙和子期的关系吗?(板书:知音)什么是知音?请快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

  师:知音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师:还记得伯牙、子期何许人也?(课件出示插图、出示资料)

  当两个人的资料集中展示在你眼前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

  生:这样的两个人怎么会成为知音呢?

  师:是呀,这样两个身份、地位相去甚远的人,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生:是音乐。

  生:是古琴。(板:琴)

  师:伯牙擅长的是——(弹琴),钟子期擅长的是——(听琴)。读出课文中的这句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这就是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千里知音一“琴”牵,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从哪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课件出示此段)(师生合作读)

  师:据记载,当年的伯牙焚一炉香,席地坐于瑶琴之前,弹得忘情、投入。现在你们就是站在琴旁的子期,用心来聆听伯牙的琴声吧!

  句式练习: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

  (配《高山流水》的音乐,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读出来,组成一组排比句。)

  师: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钟子期都能够懂得,这就是文中写的,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同学们,刚才听的琴声,是《高山流水》的片段,相传《高山流水》是这样创作出来的,谁来读读?(出示链接,生阅读)

  师:“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读了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你知道伯牙想通过琴声来表达怎样的心胸、怎样的情操吗?(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心胸,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的情操)

  师:相传,这曲《高山流水》伯牙最早是在宫廷演奏的,但是达官贵族喝得酩酊大醉,连连摇手:“这是什么曲子?换换换……”伯牙伤心啊,他伤心在诸侯大夫中、在宫廷乐师间,(课件出示)没有人能听懂他的峨峨——(高山);没有人能听懂他的洋洋——(流水)没有人能听懂他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没有人能听懂他的情操——(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间)

  师:孤独的伯牙呀,他的琴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会得到这样的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一个所念,一个所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伯牙和子期知音的境界,这就是相识相知的情谊。(板:情)

  师:多么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把这奇丽的画面留在脑海里,再次诵读“高山”、“流水”这千古流传的佳句。男女同学合作读。(课件分色)

  四、悟读“痛”——摔断瑶琴凤尾寒

  师:据记载,这次相遇,伯牙、子期洒泪惜别,相约第二年的八月十五再叙友情。光阴似箭,夏去秋来,伯牙心怀子期,应时来到汉阳江口,他本想子期会早早等在那里,可等来的却是子期的父亲,他告诉伯牙,子期因心力耗费,染疾身亡。听到此,伯牙悲恸欲绝——

  (音乐起——)(出示句子,生读——)

  (以文带文1)《经典诵读》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以文带文2) 《经典诵读》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二)》

  师:知音不在,留琴何用?

  五、诵读文——此曲只应天上有

  师: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伯牙绝弦”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交友的千古楷模,“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让我们记住这个故事,(师指课题,生读课题)读——伯牙绝弦

  最后,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中,再一次诵读全文。

  六、小练笔:颂知音(学生自选其一写)

  面对伯牙的痛苦,你想对他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期虽已逝,你可有话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如此深重知音情,你想怎样歌颂这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社会发展到今天,也许我们不需要像伯牙那样用绝弦的方式谢知音了,但这个故事中知音的境界却带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和启迪,让我们共同去珍惜友情、呵护友情。

  作业:背诵并默写《伯牙绝弦》,阅读清朝冯梦龙《警世通言》里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