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拼组》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2017-01-30 编辑:dcl

  “图形的拼组”是为了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拼摆出新的图形,体会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27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六第1、2、5、6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同学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身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让同学在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想像再发明,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

  公开课教案: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

  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同学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带着同学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让同学说一说纸的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教学例2

  师: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

  (让同学分组拼,拼完后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

  (1)按P28上的“做一做”减正方形。

  (2)考虑并做一做练习六的第2、5、6题。

  四、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28例3和“做一做”,练习六的第3、4、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同学感知立体图形的关系和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让同学在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想像再发明,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

  3、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公开课教案:

  一、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 )

  谁来给我们介绍介绍?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美丽的物体都是由它们组成的,老师相信同学们用它们也能摆出很多漂亮的物体。现在同学们的手中都有很多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

  同学分组拼,拼完后在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巩固深

  (1)同学动手操作: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2)练习六的第3、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六的第7题:让同学独立考虑,指名回答,后实物演示,协助有困难的同学。

  四、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图形的拼组”是在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编排的,其目的是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拼摆出新的图形,体会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但这部分内容稍不注意就容易上成手工课或拼摆各种有趣图案的活动课,使教学重点偏离教材编排的初衷。一个单元教学下来,我觉得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在动手操作中,突出图形的变换。

  本单元所设计的活动,不论是做风车、折飞机,还是图形的拼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间的关系,因此在操作时要注重让学生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1)在折纸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化。如做风车,不能只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做风车,而且还应该让他们边折边按图中的文字说明图形的每一步变换过程。(2)在拼组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换。在拼组活动中,应让学生说明是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拼成了什么新的图形,由此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3)在剪、卷活动中描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变换关系。

  2.注意通过多种层次的拼组活动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

  拼组活动,教材只呈现了一些简单的范例。教学中,可以组织丰富的有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如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1)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同样形状的图形。(2)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不同样形状的图形。(3)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出新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