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语文《黄河颂》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2-16 编辑:dcl

  《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作品有八个乐章组成,有极其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磅礴的气势,再现了黄河的雄壮豪迈、无坚不摧,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词,了解词作者和曲作者及相关背景。

  2、品味诵读,体味诗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品味诵读,体味诗词意境。

  2、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教师朗诵)

  二、 简介《黄河大合唱》及其作者:(投影)

  1. 《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 2. 作者

  三、 整体感悟:

  1. 看黄河之景:与美景中立象

  (多媒体播放加旁白)

  黄河流域图:引导学生观看,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强调大“几”字的形象。看黄河源、壶口瀑布,看完后教师激情引导。

  2. 听黄河之曲,在美声中生情:(播放《黄河颂》歌曲)

  听完后教师引导。

  3、读黄河颂词,在美读中融情(让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初感诗词之美)

  四、重点探析:

  1.引导分层,序曲—望黄河—颂黄河—尾声

  2.逐段分析

  第一节:序曲朗诵词,在歌曲的前面,营造气氛,提示歌词内容,赞黄河的英雄气魄和民族精神。

  第二节:抓“望”,写作者所见,展现黄河雄奇瑰丽之景象,有实有虚,有远有近,突出黄河的豪迈气势。

  第三节:以三个“啊,黄河”句,分三层歌颂黄河。

  3. 归纳主旨:诗人通“望黄河”,“颂黄河”,“学黄河”,极力塑造黄河的瑰丽形象,热情赞美黄河的英雄气概,激励中华儿女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

  4. 赏析技巧:节奏鲜明,韵律和谐,长短句错落有致。

  注重刻画黄河的艺术形象,多种修辞。

  五、品读升华:

  1.品读黄河颂词,体会豪迈之情。(引读、合读、分读、配乐读)

  2.同唱黄河颂曲,感悟黄河精神。(播放《保卫黄河》

  六、作业:

  1。查找黄河相关资料并整理,办一份手抄报。

  2。背诵抄写歌词,并学唱这首歌。

  教学反思

  本课为诗词教学,为了突破“诗词以意象说话”的难点,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看、听、赏中很快进入诗词意境,为领会诗词,体会情感打好基础。

  本课适于朗读,因而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在听读、练读、唱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情感,实现了诗词教学中的“读中悟”。

  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拓宽了学生的认知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