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2017-02-18 编辑:dcl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澎湃力量的热情颂歌。以下闪亮儿童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安塞腰鼓》的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发表见解。

  2、品味排比句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澎湃的腰鼓扮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又用更多的笔墨写意。如何引导同学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难点;引导同学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自身的见解,是教学重点。

  【教学设想】

  安塞腰鼓是发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溢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南方或现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同学的情绪,调动同学的想象力。一旦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公开课教案

  1、朗读(设计说明:通过读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扮演中的生命律动。)

  2、揣测(设计说明: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关键语句,应当仔细揣测品味。)

  3、迁移练习(设计说明:模仿课文大量使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一、教师

  1、腰鼓的扮演片段;

  2、课文朗读录音。

  二、同学

  1、掌握生字词;

  2、搜集安塞腰鼓的有关知识和作者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播放腰鼓的扮演片段)同学们,欣赏了这幅精彩的扮演局面,你的心中必定会有所震动,那么请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场扮演。(交流评议)如此惊心动魄的局面要形象地描绘出来,确实有困难。无妨让我们一同欣赏刘成章是怎么把安塞腰鼓写得有声有色有气势,竟至于使我们如痴如醉。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提问:这是……的安塞腰鼓,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说明:如“亢奋”、“豪迈”、“惊心动魄”、“震撼”、“火烈”等等。

  2、自由大声地朗读:

  找出描写“腰鼓”局部。

  三、研读全文

  1、理请结构(师生齐读)

  说明:文章按扮演前、扮演中、扮演止可分为三个局部。第二局部为文章的主体局部,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同学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2、内容赏析:

  ⑴安排分组朗读,分组寻找“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哪儿?请用“好在……,你看(听)……”句式叙述。如:

  ①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局面。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时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②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繁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③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斗着,疾速地搏斗着,大起大落地搏斗着。

  ④好在变幻的舞姿。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溢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

  ⑵提问:这样“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联想到什么?

  关于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有西北汉子热情豪放的腰鼓表示出来;表示要突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示了挣脱、突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歌颂阳刚之美,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澎湃的能量,表示了一种独特的美;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示。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不必患得患失。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无须面面俱到,只要有所体会、领悟即可。)

  3、品味语言:

  ⑴同学寻找自身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三次。请用“我喜欢句子,因为”的句式进行评点。

  (教师提示: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等角度入手)

  教师举例:我喜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句子,因为反义词用得好,在强烈的对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⑵同学间互相交流。

  ⑶教师作适当的归纳:

  句式上:作者多用简洁有力、脆生响亮的短句。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示了年轻生命的热烈豪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示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修辞上: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只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偶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高昂,还有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突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排比句的大量使用,使语句汪洋恣肆,表示出安塞腰鼓气吞山河的局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结: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造成了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火热灼人的氛围,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恰与作者所要歌之颂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辅相契。

  4、配乐朗读,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四、作业(迁移练习)

  1、积累词语,收集文中好字好词。

  2、背诵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摘抄笔记本上。

  3、模仿课文的排比句,仿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