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两只鸟蛋》

发布时间:2017-02-26 编辑:谢友念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下面就跟随闪亮儿童网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来学习这篇课文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朗读诗歌。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检查预习。如果有些字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可让学生当小老师,说说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2.可用偏旁带字的方式识字:捧、抬、投,这一组字都是表示手的动作,可让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帮助识字,引导学生感悟形声字的规律。

  3.可用熟字带生字的方式识字。如:冷—凉。由此可看出,带“冫”的字与寒冷、冰凉有关。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4.结合课文,通过组词识字:鸟蛋、取出、轻声、仿佛。

  5.用换一换、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如:车—连,口—向。对既要求认又要求写的字,可采取认写结合的方法识字。

  6.注意指导学生区别前后鼻音,如“蛋、连”和“凉、定、捧、轻、仿、向”。

  7.写字指导。

  本课写字指导的重点是口字旁和“走之”。“听、唱”二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左边的“口”字要写得小而高。“连、远”二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关键要指导学生写好“走之”:(1)三笔写成;(2)点不要和下面的横连在一起;(3)横折折撇要向左下方稍斜一点;(4)捺是平捺,不要写得太斜。“向”字是半包围结构中上包下的形式,要指导学生注意把里边的“口”字写得往上一些。“定、连、向”是既要认又要写的字,可结合认字指导书写。

  (二)朗读感悟

  1.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小鸟破壳而出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了解小鸟是由鸟蛋孵出的,知道一个鸟蛋就是一个生命,就是一只小鸟,所以要爱护每一个鸟蛋。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读顺。

  3.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朗读时表达的情感。

  4.教师再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注意模仿教师的语音、语气。

  5.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每一小节所描述的情景,体会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6.学生展示读,可以读全诗,也可以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或几小节。注意运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可先在小组里展示,选出小组优胜者在全班展示。

  7.可通过朗读和造句,理解“焦急”“仿佛”的意思。可换词来理解“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

  8.开火车读词语,比一比谁会读,谁读得好。

  9.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从而喜欢朗读诗歌,愿意朗读“语文园地三”里的诗歌,课外喜欢收集诗歌,朗读诗歌。

  10.说说这首诗讲述的事,试着背诵这首诗,比比谁能背下来。

  (三)实践活动

  1.“找朋友”。课后“我会读”是让学生体会词序的变化。在学生读完“我会读”中的三组词语后,可引导学生照样子再说几组词语。还可以在几张卡片上分别写上:花儿、小草、柳枝、大海,红红的、绿绿的、软软的、蓝蓝的,把卡片分发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再让两个朋友变换左右顺序。朋友是平等的,可以交换位置。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这一类词语的特点──词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从而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2.学生想象最后一节诗所描绘的画面,并画一幅图。

  教学设计二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板书:两只鸟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小诗,这首小诗写了一件与两只鸟蛋有关的事。

  谁会读课题?你是怎样认识“蛋”字的?谁会用“蛋”字组词语?谁想知道这件有关两只鸟蛋的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试读课文。

  2.小组合作,勾出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及时反馈,有效矫正。

  3.可用偏旁带字的方式识字:捧、抬、投;可用熟字带生字的方式识字:冷—凉。

  (三)再读课文,继续学习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