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棉花姑娘》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2017-02-26 编辑:谢友念

  《棉花姑娘》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读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棉花姑娘》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教师重点指导读准下面几个字的读音:“治、啄”是翘舌音,“盼、斑”是前鼻音。

  本课生字较少,认记时,可以发挥小组互助学习的优势,让学生根据偏旁、结合字义记忆字形。“姑、娘、蚜”是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斑”可以用“班”字换部件的方法识记。

  本课要求写的字,上下结构的字有四个,“雪、帮”二字上大下小,要注意“雪”字中雨字头的书写变化;“星、只”二字上小下大,要提醒学生,“只”字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两个左右结构的字,“请”字应写得左窄右宽,“就”字左右大致相等。

  (二)朗读感悟

  童话故事是儿童非常喜爱阅读的文体,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各段句式相似,在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几个词语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练读。

  下面的教学步骤供参考。

  1.揭题导入。

  板书课题,(有条件的可以用课件或实物引入)学习生字“姑、娘”;学生自己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如,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呀?这一课讲了棉花姑娘的什么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2.指导正确流利地读。

  首先让学生简单说说课文的意思,接着教师范读或领读,然后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时纠正错误,直到读正确、读顺畅。

  3.读中理解字词。

  本课字词比较简单,“蚜虫、惊奇、斑点、七星瓢虫、碧绿”几个词语可以随课文重点理解。“蚜虫、七星瓢虫”可先向学生直接讲述简单的概念,然后再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分清谁是益虫,谁是害虫。“惊奇”可用动作、表情来引导学生感悟。“斑点、碧绿”可以用实物并结合课文解释。如,“碧绿”一词的理解可以这样进行:

  (1)学生读过最后一段后,提问:棉花姑娘长出了什么样的叶子?(板书:碧绿碧绿的)

  (2)出示绿叶、枯叶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比较。

  (3)“碧绿”一词还能形容什么?(青草、荷叶、柳树等)

  (4)相机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练习。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本课以对话为主,对话中多用叹号,感情色彩较浓,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上。指导时,要以范读和领读为主,尽量不作纯技术性的指导。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6.指导学生分组自编自演课本剧。

  (三)实践活动

  小调查:我们的好朋友

  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别人请教,寻找益鸟和益虫,用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做好记录,想一想应该怎样保护它们,然后回到班级进行交流。

  资料袋

  1.蚜虫

  蚜虫是一种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腹部大。吸食植物的汁液,是农业害虫。种类很多,如棉蚜、烟蚜。通称腻虫。有的地区叫蜜虫。

  2.七星瓢虫

  瓢虫的一种,因背部像葫芦瓢而得名。根据食性,瓢虫可分为植食性与肉食性两大类群。前者以植物为食,对人类有害,但数量较少;后者占绝大多数,以捕食蚜虫、粉虱等农业害虫为主。七星瓢虫是肉食性瓢虫的一种,它体长不足七毫米,呈卵圆形;背部拱起似半球,头黑色,顶端有两个淡黄色斑纹,前胸黑色,足黑色,密生细毛。鞘翅红色或橙黄色,上面有七个黑斑,所以叫七星瓢虫。它是捕食蚜虫的好手,特别喜欢吃棉蚜、麦蚜、菜蚜、桃蚜。一只七星瓢虫一天可以吃掉一百三十多只蚜虫,所以农业科学家常常用它来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