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6-14 编辑:文洁

  导语:《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义务教育九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运用品味语言、比较异同等阅读策略,体会文章表达的特点,增强默读、浏览、略读、整体把握等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通过多文本阅读,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2. 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阅读材料《爱的力学》《拐弯处的回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科学老师为我们提供了汶川大地震的资料。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的生命是渺小的,可是,依然有许多父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美国洛杉矶的这场大地震中,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同样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节课,咱们接着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品读

  1.让我们先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幻)

  2.语言简练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可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的记录父亲的挖掘时间呢?请你读出挖掘过程的漫长和艰难。从哪些词语中,还能体会到挖掘过程的艰难?品读关键词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好方法。从父亲的动作和外貌中,我们读出了父亲挖掘过程的艰辛与漫长。从父亲的语言中,我们又能读懂什么呢?

  3请看这句话:此时此刻,这位父亲最需要什么?你能把父亲这种乞求恳切的语气读出来吗?

  4.时间在推移,挖掘在艰难的继续着,这可是地震中的36个小时啊。可能会发生那些危险?所以救火队长和警察才会一再劝阻他。

  5.同桌分角色朗读这组对话。把你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哪组同桌愿意读给大家听?面对好心人的劝阻,这位父亲只有一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不被理解、无人帮助、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呀!

  6.此时此刻,父亲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父亲的耳边只回响着一句话(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这是父亲对儿子承诺,更是父子间的情感密码。

  师生对读:

  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女生)

  当人们一次次的阻挡他,放弃挖掘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男生)

  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即将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全班)

  7.在父爱的滋养下,儿子阿曼达同样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3-24自然段,画出描写儿子了不起的句子,用心品读。

  8.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阿曼达?(沉着勇敢)(在漆黑废墟下,在38小时的煎熬中,没有水,没有食物,7岁的阿曼达,不仅自己坚持生的希望,还劝告同学们不要害怕。 请再读这句话,读出阿曼达的沉着勇敢。

  阿曼达终于把父亲盼来了, 当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阿曼达却回答说(幻)此刻,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 阿曼达。7岁的阿曼达之所以沉着勇敢,先人后己,是因为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这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伟大的父爱)

  9.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10. 此时此刻,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形象一定深深的印进了同学们的心里。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将故事写的这么感人呢?

  三、群文共读

  1.生活中,总有一种力量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感动,这就是坚守承诺,如山的——父爱。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爱的力学》,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词句,说说你从这些句子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2.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父爱往往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日常生活中,父爱又是何等的深沉,默读《拐弯处的回头》画出描写父亲动作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师生小结:这三篇文章中,描写的父亲形象虽各不相同,但作者都抓住了细节描写来表现父爱。

  《地震中的父与子》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塑造了一位深爱儿子、坚守承诺的父亲形象;《爱的力学》描写了一位不顾安危、爱女心切的父亲;《拐弯处的回头》仅仅抓住“拐弯处的回头”这一动作,描写了深爱孩子却不善表达的父亲形象。

  四、拓展延伸

  延伸的父爱之一:美术课上曹老师将和大家一起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父亲;音乐课上,贾老师奖教大家唱一首赞美父爱的歌;课下请同学们搜集关于父爱的名言和诗句。

  延伸的父爱之二:每位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你发现父亲爱你的方式了吗?写一写你感受到的父爱吧。

  延伸的父爱之三:推荐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有一段关于上学迟到,被父亲痛打的描写,非常精彩。同学们课下可以找来这本书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