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面积和面积单位》

发布时间:2017-02-03 编辑:dcl

  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的教学,新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做数学”的机会。下面小编整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2.建立1平方米、 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给学生留下探究空间,获得成功体验。

  4.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忆旧知

  师:你们的眼力好吗?谁能估计出老师的身高?

  生:1米8。

  师:能说得完整一些吗?

  生:1米80厘米。

  师:有点儿高了。

  生:1米70厘米。

  师:好眼力!谁还能用其他单位表示呢?

  生:170厘米,17分米。

  师:这些都是我们曾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可以用来比较物体边的长短!

  【情境的创设一举多得,既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数学学习中,又训练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巧妙地引出了长度单位。】

  二、引入概念,合作探究

  (一)引入面积概念

  1.认识物体表面有大小。

  师:物体不仅有边,还有表面。你能发现哪些物体的表面?

  生:黑板的表面,书的封面,桌面,铅笔盒的顶面,等等。

  师:谁能比较出黑板表面和电视机屏幕的大小?

  生:黑板表面大。

  师:黑板表面大,也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积大。

  (板书:面积)

  师:你还能比较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

  生:桌面的面积比书面的面积大,黑板比教室地面的面积小,等等。

  师:谁能说一说你比较的方法?

  生:一眼就看出来了。

  师:也就是用的观察法。

  【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而把抽象的概念物化、具体化。】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下面请同学们比较这两组图形的面积。

  出示第一组:正方形和圆形(学具纸片)一人一套。

  出示第二组(投影片):

  师:谁来说一说?

  生:把它们重叠起来比较;第二组图形不能比较,因为第2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

  师:不错,我们还可以用重叠法进行比较。而只有封闭的平面图形才能比较面积。

  【教师创设了学生实践活动的时空,这里的动手操作活动有着多重作用:首先使学生体会到“封闭图形”的含义,同时感受到“只有封闭图形才能比较面积”,更为重要的是从中体会到了数学思想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学生阅读。)

  (二)统一面积单位

  出示学具(3×4平方厘米和2×6平方厘米)一组一套。

  师:请大家比较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生:观察和重叠法都不行了,可以用剪子剪一剪。

  师:用剪子是个办法,有其他方法吗?

  生:用小学具摆一摆。

  (给出3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直径1厘米的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用学具摆一摆。看看用什么样的学具比较合适,结果是什么。

  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

  生:用正方形比较合适,因为用其他图形还有空的地方。这两个长方形面积一样大,都用了12个小正方形。

  师:非常好的发现!

  【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面积时,先让学生发现“观察”的方法,这个方法不行时,又发现“重叠、剪拼”的方法,而地面的比较以上方法都不行,这又引出了“数方格”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不断地产生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

  师:接下来,咱们分男生、女生做个游戏。你们愿意吗?女生优先,男生闭上眼,不准偷看。

  出示一个长方形,正面分成6个正方形,背面分成12个正方形。男生看一面,女生看一面。

  师:你们谁看到的长方形大呢?

  激起疑问,启发学生说出解决办法。

  生:要分成大小一样的正方形。

  【这一教学过程,深入浅出,衔接自然,最后引出“面积单位”这种统一的标准。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渗透着许多数学方法,充分体现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能力,也开发了智力。】

  (三)探究面积单位

  师:比较面积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研究1平方厘米。

  (1)独立研究1平方厘米。

  提纲:

  ①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请你在学具袋中找一找哪个图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量一量看看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②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